他曾创建中医脾阴临床体系,首倡“将行医升华为艺术” 从医近40年,保留下近60万人次的病历,却始终坚持——
“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记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汤一新
他是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他是全国名老中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创建中医脾阴临床体系,首倡“将行医升华为艺术”,提出“中西医关系经纬论”,为弘扬中医文化、提升医技医德,特别是脾胃病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从医近40年,记录下近60万人次的病历,即便在实行限号以后,至今仍然保持着年门诊、查房、会诊15,000多人次的记录。他始终坚持“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这是他在15年前提出的行医理念,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他就是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汤一新。 现在,在他身上又多了一项殊荣: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荣誉称号。他是四川中医今年唯一的全国劳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集体接见。 正高级专家每天的应诊任务是15人 汤一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看150多人 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到医院坐门诊或查房、带教,直到下午五六点才稍作休息,晚饭后又随即返回医院,在自己的资料室查阅资料或研究病例,直到晚上十二点甚至一两点才离开…… 头顶光环和荣誉无数,但很少有人知道,汤一新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而且有时遇到棘手的病例,他一整晚都不会离开医院资料室。 年过六旬仍然每年诊病上万,他既能以地道的乐山话问诊,也能以流利的普通话与患者交流,还能用俄语、日语和英语同国外求诊者建起沟通的桥梁,让患者倍感亲切,也让“望闻问切”更加准确。他往往能在数十秒内从几十万人次的手写病历中准确取出复诊患者的病历,创下几十年无一例医疗事故的记录。 在很多人眼里,“汤专家”似乎无所不能,但很少有人知道,多年超负荷的学习和工作量,让一些跟他进修的年轻人都直喊“吃不消”。 据了解,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正高级专家每天的应诊任务是15人,但汤一新二十多年来经常一天接诊上百人,多的时候一天还接诊过150多人(门诊看到晚上十一点多),曾在多年间保持了乐山市正高级中医专家应诊量最大的记录。即便是近年来实行限制挂号数量后,汤一新仍然年诊病上万。在他心中,能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是他最大的心愿。 首创“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他说劳模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在工作的质量上 常年面对很多年轻人都吃不消的工作量,汤一新却说,劳模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工作的量上,更应该体现在质上。对他来说,就是要努力提高治疗有效率,帮助求诊者解除病痛,疗效才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记者了解到,面对“五四”以来几度流传的“中医不科学”谬论,汤一新曾在“中医西医都是科学,门门科学都无止境”的认知基础上,提出“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和“中西医关系经纬论”,在医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疗效好才是硬道理。”多年来,汤一新用成千上万的实例,对自己的理念作了最实在的诠释,全国各地都有大量慕名前来找他看病的人,有的甚至还包车组团来到乐山看病。 许多病人都惊叹汤一新医术的神奇,乐山老干部刘胜春甚至说:“他让病人产生了信任感,药未下肚,病已减轻了三分。” 4月28日,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殊荣如约而至,汤一新却把大家对他的尊重,理解为世人对中医药的认可。他说:“不是我的医术高,而是中医药的疗效好。人们把服中药病愈后的感激,纷纷转移为对中医药工作者的肯定,千百万错爱累聚的合力,把我推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真正好的是中医药,值得称颂的是广大医务工作者。” 多年来,汤一新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临床岗位工作,治愈或减轻了许多病人的痛苦,还完成了大量带教、科研、讲学和基层辅导等任务,毫无保留地致力于学术传承,力求“恒信且专心,每诩宏才胜过我;升堂而入室,全凭仁术救斯民”,对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份积极的贡献。
新闻延伸>>>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5年评选一次,此次全国受表彰的2968名劳动者中,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共有2064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有904人,均是自2010年以来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品德高尚、业务精湛、贡献突出的劳动者。 记者 刘青园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