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查看内容

松阳县姓氏志•汤姓《4》

| 发布者: TT@| 查看: 3095| 评论: 0|原作者: 汤光新 陆宝良|来自: 汤氏会社

摘要: (四)松阳汤姓贤达一览卷册页码 姓 名 贡监 庠生 国学生 军功 恩荣 仕宦 大学 中专 孝悌 善行 妇德 医药 商贾 教育 世系 备 注4017 汤尚僧 √ 7 20074065 汤良增,字聚芳 √ √ 114080 汤良爱 √ 114045 汤承佐,字 ...
(四)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册
页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4017 汤尚僧 √ 7 2007
4065 汤良增,字聚芳 √ √ 11 
4080 汤良爱 √ 11 
4045 汤承佐,字利财 √ 12 2009
4089 汤承旺 √ 12 
4145 汤承啟,字永卿 √ √ 12 2009
4045 汤有麒,字圣祥 √ 13 2010
4051 汤有麟,字亦元 √ 13 2010
4057 汤有松,字茂如 √ √ 13 2011
4057 汤有松妻蔡氏 √ √ 13 载松阳县志
4059 汤有桂,字丹植 √ 13 2013
4077 汤有起,字义帅 √ 13 2013
4116 汤有祥,字瑞五 √ √ 13 2014
4119 汤有祯,字廷翼 √ √ 13 2015
4137 汤有禧,字佳祉 √ √ √ √ √ 13 2016
4045 汤发亨,字玘通 √ 14 2017
4054 汤发亮,字之明 √ 14 2019
4055 汤发俊,字儒秀 √ 14 2018
4058 汤发亿,字十万 √ 14 2019
4059 汤发位,字安素 √ 14 2020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册
页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4077 汤发琔,字国富 √ 14 2020
4116 汤发经,字天绪 √ 14 2018
4119 汤发钦,字帝谓 √ √ 14 2022
4124 汤发鑑,字清渠 √ 14 2023
4127 汤发英,字伯雄 √ 14 2024
4130 汤发鐄,字声远 √ 14 2026
4137 汤发锦,字含章 √ √ √ 14 松川会馆
4141 汤发铭,字圣警 √ √ √ 14 2025
4143 汤发録,字绍禹 √ √ 14 2027
4145 汤发踪,字启商 √ 14 2018
4165 汤发受,字瑞玉 √ 14 2031
4178 汤发璣,字珍睿 √ √ 14 建閟宫2022
4182 汤发旺妻宋氏 √ √ 14 载松阳县志
4194 汤发栋 √ 14 
4037 汤永选,字如伊 √ 15 2032
4047 汤永岳,字敬之 √ 15 2058
4051 汤永琏,字臣 √ 15 2057
4065 汤永梧,字培之 √ √ 15 载松阳县志
4066 汤永柄妻江氏 √ 15 载松阳县志
4077 汤永沛,字君泽 √ 15 2065
4119 汤永鳌 √ 15 2042
4119 汤永鳌妻叶氏 牌坊 √ 15 载松阳县志
4119 汤永治,字宁齐 √ 15 2044
4121 汤永溥,字作圣 √ √ 15 2032
4122 汤永澍,字时雨 √ 15 2050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册
页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4123 汤永泮,字作霖 √ √ 15 2036
4124 汤永谦,字六吉 √ 15 2038
4125 汤永霖,字甘雨 √ √ √ 15 2043
4125 汤永灏,字遇迟 √ 15 2045
4127 汤永恒,字如月 √ 15 2045
4128 汤永年,字彭龄 √ 15 2052
4131 汤永熙,字光宇 √ 15 2035
4131 汤永熠,字应标 √ √ √ 15 2052
4137 汤永煇,字日跻 √ √ 训导 √ √ √ 15 载松阳县志
4139 汤永煌,字日新 √ 15 2051
4140 汤永爝,字日暹 √ √ 知府 √ √ 15 呈回村道
4141 汤永杰,字日炳 √ √ 15 2048
4143 汤永华,字实茂 √ 15 2050
4153 汤永喆 √ √ 15 2062
4157 汤永达,字志上 √ 15 2057
4163 汤永诰,字光发 √ 15 2059
4176 汤永泰 √ 15 2063
4182 汤永魁,字光明 √ 15 载松阳县志
4195 汤永觐 √ 15 2063
5018 汤世基,字国钧 √ 16 2078
5081 汤世棱,字廷衡 √ √ 16 2066
5129 汤世惠,字君赐 √ √ 16 2064
5138 汤世瑶,字君聘 √ √ 16 2068
5158 汤世璟,字玉辉 √ √ 16 2071 2097
5203 汤世隆,字式围 √ 16 2074
5209 汤世鼎,字成功 √ 16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册
页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5211 汤世忠 √ 16 金银铺 2078
5212 汤世璋,字国华 √ 16 2073
5213 汤世辂,字德车 √ 16 2082
5216 汤世熽,字高瞻 √ 16 2082
5220 汤世耀,字惟明 √ 8品 16 2082
5228 汤世燫,字高照 √ √ √ √ 16 2083 2093
5233 汤世纲,字大振 √ √ √ 16 2072
5242 汤世典,字国梁 √ 16 2074
5246 汤世苍,字学彭 √ 16 2085
6001 汤世宪,字世扬 √ 16 2064
6002 汤世宁,字执中 √ 16 2065
6004 汤世寅,字子猛 √ √ √ 16 2070
6010 汤世蕙,字三秀 √ √ √ 16 御粤寇 2081
6018 汤世薰,字三联 √ 16 2094
6028 汤世玿,字子佩 √ 16 2091
6031 汤世珪,字君会 √ 16 2085
6032 汤世璠 √ √ 16 路桥 2089
6046 汤世珖,字明星 √ 16 路桥 2079
6056 汤世庠,字学周 √ √ 16 2070
6061 汤世膺,字世序 √ √ √ √ √ √ 16 载松阳县志
6069 汤世伯,字秉政 √ 16 
6070 汤世仲,字莘夫 √ 16 2085
6086 汤世逵,字步云 √ 16 
6096 汤世楠,字芝林 √ 16 2080
6147 汤世璇 √ 16 
6154 汤世珸 √ 16 2092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 册
页 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5071 汤景钏,字德新 √ √ 17 2066
5081 汤景源,字昆山 √ 6品 17 2117
5138 汤景焕妻张氏 √ 17 载松阳县志
5154 汤景照,字星高 √ 17 
5158 汤景烜,字懋敬 √ √ 17 2097
5169 汤景熷,字翼举 √ 理问 √ √ 17 载松阳县志
5172 汤景煌,字日新 √ 州同 √ 17 载松阳县志
5176 汤景燎,字熙贤 √ √ √ √ 17 修试院 2101
5183 汤景沛,字懋功 √ √ 训导 √ √ √ 17 2013
5203 汤景行,字子厚 √ √ 17 2098
5205 汤景员,字子育 √ 17 2102
5212 汤景昂,字举遥 √ 17 
5213 汤景昊,字丕显 √ 17 2108
5217 汤景旭,字炳隆 √ 17 
5229 汤景崐,字子荣 √ 17 
5237 汤景隆,字懋昭 √ √ √ 17 载松阳县志
5242 汤景书,字通理 √ √ 17 2118
6002 汤景阳,字三聘 √ 17 
6010 汤景任,字舒泰 √ 8品 17 
6012 汤景仪,字作仁 √ 6品 17 
6037 汤景昇,字立敬 √ √ 17 筑南州路
6056 汤景新,字诸英 √ 17 2095
6056 汤景新妻叶氏 √ √ 17 载松阳县志
6058 汤景和,字子茂 √ 17 2111
6061 汤景沂,字志清 √ 17 
6061 汤景臻,字应霖 √ √ √ 17 校长 2127
6067 汤景盈妻翁氏 √ √ 17 2168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 册
页 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6070 汤景荷,字懋德 √ 17 
6073 汤景蘭,字王香 √ 6品 17 2113
6118 汤景瑚,字立贤 √ 17 2119
6156 汤景鉷,字根土 √ 17 2124
6171 汤景煜 √ 17 
6178 汤景选,字必达 √ √ 17 2123
2096 汤景岘 √ 17 2096

5142 汤廷扬,字应洪 √ √ √ 18 2130
5154 汤廷勲,字成功 √ 18 
5158 汤廷卿,字德明 √ 18 
5159 汤廷侯,字德彰 √ √ √ √ √ 18 2122 2132
5168 汤廷杰,字德新 √ 18 
5169 汤廷谋,字协和 √ 主薄 18 
5170 汤廷谋妻刘氏 √ √ 18 捐田助学
5170 汤廷俊,字德信 √ √ 18 
5172 汤廷宪,字常循 √ 18 
5173 汤廷章,字来甫 √ 18 
5176 汤廷仁,字献廷 √ 18 2120
5178 汤廷义,字咸宜 √ √ 18 2116
5179 汤廷忠,字敦厚 √ 理问 18 
5180 汤廷信,字锡明 √ 18 
5183 汤廷廉,字尚清 √ 18 
5183 汤廷经,字士明 √ √ √ 18 2135
5190 汤廷纪,字士修 √ 18 
5191 汤廷绅,字如南 √ √ √ 18 2137
5197 汤廷绪,字如东 √ 18 2138
5203 汤廷宣,字春生 √ √ 18 
5207 汤廷鋕,字志成 √ 18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 册
页 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5212 汤廷钧,字振声 √ 18 
6002 汤廷训,字之铭 √ 18 
6007 汤廷富,字樟寿 √ 18 2143
6044 汤廷赞,字廷丰 √ 18 载松阳县志
6056 汤廷芝,字呈祥 √ √ 18 2114 2121
6058 汤廷辅,字左宜 √ 18 
6061 汤廷言,字克修 √ 18 2128
6061 汤廷言妻李氏 √ 18 2168
6062 廷超,字廷奎 √ √ 18 2127
6064 廷行,字复亘 √ 18 
6101 汤廷佳,字周保 √ √ 18 2131
6164 汤廷应,字福乾 √ 18 2139


5023 汤逢乐,字凤乐 √ 19 
5146 汤逢明,字照然 √ √ √ 19 2149
5151 汤逢蒲,字益丰 √ √ 19 2150
5153 汤逢汉,字遇财 √ √ 19 2151
5159 汤逢臣,字汝斐 √ √ √ 19 载松阳县志
5161 汤逢麟,字汝华 √ √ √ √ √ √ 19 载松阳县志
5170 汤逢连,字聘三 √ 19 
5173 汤逢时,字吟香 √ √ 19 2134
5178 汤逢福,字梦得 √ 19 2155
5185 汤逢禧,字汝梓 √ 19 
5187 汤逢祺,字汝桢 √ 19 
5188 汤逢祚,字汝舟 √ √ 19 2170
5192 汤逢谟,字维邦 √ √ 19 载松阳县志
5195 汤逢谘,字炎崧 √ √ 19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松阳汤姓贤达一览

卷 册
页 码 姓 名 贡

监 庠

生 国学生 军

功 恩

荣 仕

宦 大

学 中

专 孝

悌 善

行 妇

德 医

药 商

贾 教

育 世

系 备 注
5196 汤逢谦,字炎金 √ √ 19 
5196 汤逢让,字炎长 √ 19 
5197 汤逢琦,字怀书 √ √ 19 载松阳县志
5199 汤逢琅,字怀义 √ √ 19 
5200 汤逢瑛,字怀襄 √ √ 19 
5202 汤逢玺,字怀来 √ √ √ 19 
6056 汤逢莱,字温煦 √ √ 19 2155
6061 汤逢泮,字旁求 √ √ 19 

5071 汤朝登,字水发 √ √ 20 
5159 汤朝梁,字凤龙 √ √ 20 
5160 汤朝宝,字凤彪 √ √ √ 20 载松阳县志
5161 汤朝蘭,字凤锵 √ √ √ 20 载松阳县志
5163 汤朝瑞,字凤皋 √ √ √ 20 2172
5164 汤朝芬,字凤梧 √ √ √ 20 
5166 汤朝芳,字凤桐 √ √ √ √ 20 2173
5170 汤朝智,字子敏 √ √ 20 
5171 汤朝勇,字天宝 √ √ 20 
5188 汤朝颐,字延龄 √ √ 20 
6060 汤朝驾,字兆贤 √ 20 
6065 汤朝猷,字建勲 √ 20 
5197 汤朝熙 √ √ 20 
6223 汤光魁,字作明 √ √ √ 21 载松阳党史
6223 汤光义,字作人 √ √ 21 
6224 汤光智,字铭新 √ √ 21 
6225 汤光荣,字浩然 √ √ 21 
6227 汤光表,字宗麟 √ √ √ 21 载松阳党史
6231 汤光禄 √ 21 
合计 12 50 47 20 35 50 4 19 17 25 8 13 36 22 3 
注:本表据松阳《中山汤氏宗谱》,松阳始迁祖汤惟正后裔世系收录,外纪及当代贤达另行叙述 
七、文物文献
(一)文物
松阳呈回汤氏宗祠
松阳汤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位于松阳县三都乡呈回村。







松阳呈回《中山汤氏宗谱》









松阳汤氏始祖汤惟正之墓
呈回汤氏始迁祖汤惟正,生于明宣德丙午年(1426),卒于明弘治癸丑年(1504),约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因避乱迁居松阳三都呈回村。
牌匾题额
①《乡魁》
上款:大主考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等处地方提督军务杨廷璋
下款:光绪辛丑年重修,丙子科举人汤日新立 
②《年高德邵》: 
上款:署处州府正堂加五级记录五次陈为
下款:乾隆四十六年仲夏耆老汤有禧立
③《词壇拔帜》
上款:教授文林郎现余姚县原松阳县知县一级记录十次鹿嗣宗
下款:候选教谕汤日跻立、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孟冬月吉旦
《节孝》牌坊遗迹
《节孝》牌坊为汤永鳌妻叶氏立。叶氏二十六岁丧夫,守节霜居,孝敬公姑,和谐妯娌,勤俭持家,以德诲子。其子世惠,名列国学。兵部尚书兼都察院闽浙总督府、外州知府、松阳县知县等联名申奏,求赐《节孝》牌坊。
附:申奏钦赐回汤永鳌之妻叶氏褒以《节孝》之坊制文
粤稽,诗书兢言妇德尚矣。贤妃佐君国之政,哲妇隆家人之谊,孝女全杀身之仁,贞妇坚冰霜之守。虽其间尊卑悬殊,其徽声美名固合辙也。而世典或缺焉其轶,乃时见於他说,为母仪克备别载经传,贞节堪夸亦附家乘。
余自莅始松川,观风问俗,其忠孝节烈有足称者,即僻处山隅靡不洞悉访,离治四十馀里,曰:“呈回”者,泉甘土肥,民人质朴,尚未经於目。适道光四年(1824)间,尝身历其荘,睹其层峦叠嶂,山环水抱,诚乐土也。而里中,愿者孝悌力田,秀者诗书弦诵,以义相尚,风气弥为近古。适有汤生日跻,偕弟姪等来谒,余甚乐之。观其气度,质有其文,叩之昆仲,名列膠庠,亦堪屈指。因而,访及族中士女,有大节无亏,克副宣扬者否?而生举以告余曰:有家嫂叶氏,归房兄永鳌为妻,三从素娴,四德兼全,年二十六岁,仅生一子。夫亡子幼,孀居抚养,孝敬公姑,和谐妯娌,乡党闾里胥无间言。立志松筠而不改柯易叶,教子道义无非克勤克俭。余因叹曰:山巅水湄大有人焉,使弗为之表彰,则氏之训子,纵能等於孟母之机断,氏之忠贞,即无异於曹女之割鼻。千载后,庸能保有湮没乎?况氏年逾七旬有八,而子世惠,名列国学。际今,圣天子崇重节孝之典,余是以详闻於各宪:
钦命兵部尚书、兼都察院、闽浙总督,部堂 赵慎畛
钦命兵部侍郎、巡抚浙江、提督军务,部堂 帅承瀛
饮命吏部右侍郎、提督浙江、督学部院 杜 岳
钦命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黄鸣傑
钦命浙江等处提刑按察使司 伊里布
钦命浙江分巡温处台兵备道 文 山
钦命特授浙江处州府知府 雷学海
申奏国朝钦赐,褒以《节孝》之坊,建立宗祠之左,以旌节妇,以励风化,谁曰不宜!

道光八年(1828)岁次戊子孟夏月 吉旦
文林郎特授松阳县知县 江思濬

民国《松阳县志》、《中山汤氏宗谱?九修谱》节录。该牌坊已倾圮,仅存《节孝》牌匾。《节孝》 

上款:兵部侍郎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帅承瀛
下款:国学生汤永鳌妻叶氏立,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孟秋之吉

松阳呈回汤氏宗祠楹联

一:左昭右穆惇典庸礼指陈达孝一章
春露秋霜齐明盛服敬诵如在二字
二:中山衍派家声远、远扬海漠
呈回流芳世泽长、长惠乡邦 
三:寝庙卜迁、兹瞰呈回澜生、派启中山流源远
墓门欣在、迩望金峦霞起、采联青田焕重光
四:春露秋霜君子履;慎终追远圣人言
五:登此堂起敬起孝;履斯地如见如闻
六:礼有报而乐有及;祖有德而宗有功
七:木本水源吾祖德;天高地厚我君恩
八:世泽流光兴骏烈;春风舒艳起龙光
九:明堂敬谨衣冠肃;清庙雍容爼豆香
十:礼乐百年承燕翼;诗书千载荷龙光
十一:左昭右穆隆祀典;春尝秋祭荐诚心
十二:世德光天同祝岁;人伦乐地总宜春
十三:神力永扶先世业;祖光普照满堂春
十四:瑞浮云彩来双阙;光映奎文勝九天
十五:堂势尊严昭累代宗功祖德;孙支蕃衍喜联科秋解春元
十六: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二)文献
松阳呈回《中山汤氏宗谱?中书丞相岐国公传》 

宋丞相岐国公汤思退,字进之,号湘水,又名时振,号敏斋,世居处州青田西门。祖父汤穀为邑中宿儒,赠魏国公,父汤举为宋政和二年(1112)壬辰进士、授朝散郎、晋封太师鲁国公。汤思退生于宋建中元年(1101),自幼颖异,口授经书,辄能成诵。未几,汤思退登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科进士。
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汤思退以右从政郎授福建建州政和县令。复中博学宏词第一人、迁秘书省正字。自是登郎曹、贰中秘、秉史笔。
绍兴二十二年(1152)六月,汤思退从起居舍人,权直学士院进尚书礼部侍郎。
绍兴二十五年(1155)六月,岐国公汤思退自礼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同年十月,自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先是,秦桧当国,恶直丑正,不揭已过。时思退名位日进,桧病笃,召参知政事董德元和汤思退至卧内,属其后事,各赠黄金千两。德元虑其以为自外,不敢辞;思退虑其以我期其死,不敢受。高宗闻之,以思退不受金,非桧党,信用之。
绍兴二十六年(1156)五月,汤思退自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
绍兴二十七年(1157)六月,汤思退自知枢密院事授右通奉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省、门下省平章事。
绍兴二十九年(1159)九月,汤思退晋尚书左仆射。
绍兴三十年(1160)十二月,侍御史陈俊卿大兴公忤,致汤思退罢左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观文殿大学士、礼泉观使兼侍读,汤思退为行宫留守。
孝宗隆兴元年(1163)七月,汤思退自观文殿大学士、左金紫光禄大夫充醴泉观使兼侍读,除特进、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封荣国公。同年十二月,汤思退自特进、右仆射、荣国公,授左仆射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
隆兴二年(1164)十一月,汤思退罢左仆射,授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汤思退历决大事,非有宏通之才、王佐之学,以义理道德为权衡,乌能若是乎?及至位台鼎,帝嘉其忠义,依前特进,封岐国公。
岐国公夫人叶氏育二子,长子汤颖,淳熙五年(1178)戊戌进士。次子汤硕,淳熙二年(1175)乙未进士。兄弟二人咸登显宦,颇有父风,其孙五人俱列仕宦。由此以观君之簪缨继世、朱紫盈朝、固极一时之盛者也。余添姻戚,为之摭拾其事,以垂示将来。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宋淳熙六年(1179)岁次已亥二月望日
赐进士出身大理卿尚书右司员外郎 弟潘特竦拜撰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2004》
附录:
府第
池馆之废兴,等诸烟云之变灭,曾为贤者所经,则坏垣废圃,相与慕思之。汤岐公名位煊赫当时,今府治实其故宅,谁则兴凭吊之思哉!记载阙如,搜罗容有未遍,姑以所闻者著之,其见于山水者,可互证焉。
盖唐宋州治在小括苍山,西面特因山为城,不必雄堞,周环悉如今制。叶适送喻太丞诗云“处州不城山作堵”其明证矣。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斡勒好古因其半而城之,以万象山为界,旧治始在城外,故《汇记》又云是年市宋相汤岐公第为今治也。要之自唐迄元,城有大小之殊,无迁徒之役。故籍所云率多影响,为明著而条辩之如此。
摘自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版《丽水县志》
摩崖石刻
桃山:在县西五里,众岫沿溪,森如列戟,为西北雄障。有一石状若癯僧,面壁兀立,故又名石僧山。山西有小穴仅容手,试探有圆石盈握,至穴口辄不得出,手开石坠,碌碌有声,谓之“桃山宝藏”。(案《括苍汇记》云“宋绍兴间,刘大中以兵部尚书出守处州,未几召还,上问石僧之状,大中对以诗曰‘云作袈裟石作身,岩前独立几经春。有人问我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考《湖海新闻》宋高宗一日坐寝殿,汤丞相思退侍立,上曰‘卿家处州有何迹?’思退曰‘臣乡有石僧题咏云云。’遂大称旨,本无此诗,彻夜遣人归刻于石僧之旁。二说互异,均之不根耳。) 

摘自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版《丽水县志》
陵墓
宋丞相岐国公汤思退墓:(1101—1179)
位于丽水县水东乡风化村。汤思退,祖籍处州青田,南宋高宗、孝宗之间两任丞相。现墓已毁损,墓前石翁仲、石武士、石马、石器等散落在风化民间或旷野,墓志铭载有宋丞相岐国公汤思退生卒年月和生平简历。
摘自1993年版《丽水地区志》

宋?洪迈《夷坚志》节选:
缙云汤丞相(汤思退)、四明史丞相(史浩),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俱在临安。汤公以政和令赴词科,史公以进士赴省试,同诣韩慥问命。慥时方葺所居,僅留一席地,每客来,立谈即逝。及二公至,各言甲子,慥呼小女设椅,延坐置茶,咨叹良久,拱手曰:“二公皆宰相,即日亨奋矣。”皆不敢自谓然。是年并擢第,汤公由馆阁翰苑登枢府,以丁丑岁(1157)拜相。史公方为太学博士,常语人曰:“韩慥言汤公信神验,何独至于我而失之?今之相望,真天冠地屨也。”庚辰之冬(1160),汤公自左揆免归。史公正直讲建邸,用攀附恩亟迁,癸未春(1163)拜相。(选自《夷坚丁志?卷第七》)
附:包 明,少为兵事,汤岐公(汤思退)自枢密至左相,明尝在府。绍兴末(1131~1162)岐公以御史论罢,故偕一府之人皆罢,遇拜执政则徃事焉。久之,御史中丞汪公徹,拜参知政事,一府皆徃汪公,盖前日劾岐公者也。于是,明独不肯徃,曰“是尝论击吾公者,特何面目事之。”虽妻子饥寒不之顾,未几,以病死。陸务观书其事曰:“方岐公贵时,所荐达士大夫多矣,至其失势,不反噬以媚权门者,几人?且岐公待明,非有异于众人也,汪公之拜,一府俱徃,非独明也,明而往事汪公,非有负也,泥涂贱隶又非清议所及,而其自信,毅然不移如此,盖有古烈士之风矣!”书其始末,使读者有感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松阳呈回《中山汤氏宗谱?续修宗谱序》
尝谓:水之有源,源清流清,则知其源深而流派长;木之有本,本盛枝盛,则知其本固而枝叶茂。夫人之生,必由祖泽流芳,子孙蕃衍。继志述事,当思其受姓之本源也。玺过庭之次,先大父屡以为言:续修宗谱,为子孙之要事也。当究其心,勿以吾言为迂。受命以来,谨拳拳服膺而弗敢忽。
按汤氏之先,以成汤王天下之号,都于毫,生太丁;丁生太甲;甲次子祖戊,继以仲庚,世为司徒、司牧,食邑范阳、中山,以汤为氏,而国都迁于嚣。又四世,迁于相、于耿、于邢、于殷,子孙蕃衍,散居中国。宗派分别或以父名、或以国都、或以封爵、或以城邑各指以为姓; 曰商、曰殷、曰乙、曰祖、曰范。微子后,曰宋、曰孔、曰边、曰纪、曰邹、曰牛、曰褚、曰戴、曰华、曰向、曰穆、曰乐、曰皇甫。姓虽殊而皆出于子姓之后也。至辛纣失国,微子抱宗器归周,封于宋,以奉汤祀。故汤之子孙虽遁迹弗仕,而谱系连续,相传于永远也。周之末年,诸侯互相侵伐,兵火迭兴。逮于嬴秦坑儒焚书之变,而士大夫世系悉为煨烬,少有存者。曾大父元濬公避乱渡江至金陵而居之。未几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曾大父举义兵捍御,死于王事。汉兴,赠“英武国公”。
文帝除挟书律,先大父火毕申以大父之命曰:英武公以谱系失传,厥心怏怏,意欲究其源,探其本,以遗于后人。尔宜体此心,介意而亟行之。玺赖以宗祖流风余韵,元光间,备员国学博士。因得考诸史册,访求宗党老成,得宋郜邑大夫遗绪,参考而订正之,获其继续。本宗而下,由古迄今详著,以示于将来,传之永远,俾其世守,亦继志述事之意也。而今而后,汤之后裔,当亦知贤其贤而亲其亲。行见其枝繁叶盛、炽炽昌昌,以遂吾之愿望也欤。谨序。
大汉元朔六年(前123)正月望日
世孙伯玺稽首拜书

松阳呈回《中山汤氏宗谱?栝郡长松中山氏谱序》
自神农二帝以来,迄于汤商,乃子姓也。始封都立郡,将金木水火土定作五音。中山氏汤姓,商音属金,后属金之姓,皆由此而分也。但世次绵远,经渭各分。惟太师婺国公讳载四世孙思退公,由政和县主簿,绍兴十五年中式博学宏词科登进士第,历官礼部侍郎,参知枢密,拜仆射、平章事,历十一任,至拜相后,赐第栝之郡城。其子颖公,登进士第,官至吏部尚书少卿,簪缨不替。
传至惟正公,性爱山泉,同诸昆仲,遂置产卜室而迁居松川之呈回。至今数十世,智读愚耕,世守不失,乡里遂称乐善之家。但欲亲亲必尊祖,尊祖必睦族,于谱大有籍焉。若太乌、太显公者,为人能知大礼,每念世德久远或谱不修,遂至亲疏莫别、长幼莫分,不以途人相视者几希?今访族众,因取旧谱而不葺焉。详其派之所由出,别其派之所由分,将见孝悌之道达于家邦。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则国家风化大有补也。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岁次丙申季春之吉 
眷弟 陈伯龄拜撰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1017》

松阳呈回《重修汤氏宗谱序》
尝读《大学》一章而知“齐家、治国”之道大矣哉!夫治国,则礼乐征罚,必需史以载之;而后,忠良辨、奸伪分,国乃可治。齐家、则尊卑长幼,必赖谱以誌之;而后,昭穆明、亲疏别、家乃可齐。此固万世之常经,亦圣朝之首务也!我族虽在山居,而文献足徵,班班可考。自婺国公讳载,至四世孙讳思退公者,登宋进士,擢翰林院编修后,授内阁侍读,为首相致仕归括。迨始祖讳惟正公,避乱徙松,见呈回山环水抱,遂隐居於此,则为吾族之鼻祖,展谱而即瞭然者也!
为溯谱之所由起,自宋迄明,三百馀载无所考订,未悉其详。幸至永乐乙未(1415)创之於前后,至国朝康熙庚子岁(1720),又历数百馀春,始行纂修,其不至於残缺失次者鲜矣!犹幸祖德之未尽冺,承佐、承友诸公崛起而修葺之。嗣后,蝉联考订,或二十年、或三十载,其追本溯源,敦伦睦族,固井井有条,而毫发不爽矣!递至於今二十馀载,诚赖祖宗德泽之厚,本朝培毓之休,而丁口繁衍勝於昔;且遊庠食饩、贡监纳职,较前迥不相侔。而合族祭田,各房祀田,或置、或助,旧谱未刊,殊多缺略。兹与族叔、兄弟商议,不可復缓,故将宗谱房谱,生终葬娶,概行重葺。则尊卑判而长幼分,昭穆序而礼义兴,庶几人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家因以齐,族乃可睦,由是推之,与天下何莫非大伦克敦,以成治平之雅化也耶!故为数语,以并其首。
道光八年(1828)岁次戊子仲夏月
嗣孙汤日跻敬撰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1035》

松阳呈回《续修呈回汤氏宗谱新序》
闻之求木之茂者,必培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濬其泉源。谱牒之修,上稽祖宗,下衍支派,旁联昆季妻妾之属,其亦固本清源之意也乎!粤稽汤氏本源鼻祖,肇自成汤,伐夏救民,位居九五而有天下,国号曰:“商”。五传至仲庚,为殷司徙、司牧,封中山王,世守范阳中山,其子孙遂以汤为姓,中山为郡,汤之受姓自此始。武王伐商,微子抱宗器归周,后封为宋,作宾王。家经嬴秦兼併,谱牒煨烬,世系几不復识。越六十世,至元濬公避乱金陵,仗义助汉,殁於国难,汉定,赠英武国公。曾孙,伯玺公,汉武帝元光间(前134~前129),任太学博士。考诸史册,访诸老成,序其世系,炳若星日,汤氏宗谱之修自此始。
逮及唐时,有黼公,平安禄山之乱,居钱塘、徙宝婺,以功封将,镇守处州龙泉,留居石笏,吾祖之入浙自此始。后传至南宋婺国公、讳载,生五子:长曰稻,徙居(龙泉)东南界首(即今云和汤侯门),其孙,转公,迁居碧湖上街银杏树下;次曰稔,徙居武义;三曰禮,徙居缙云;四曰欛,徙居温州;五曰榖,徙居青田金田之源。榖生五子,曰举、曰誉、曰学、曰清、曰忞,惟吾举公登进士第,赠太师鲁国公,思退公即其子也。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中式博学宏词第一人,官至礼部侍郎,孝宗隆兴元年(1163)陞右僕射、同平章事兼参知枢密院使,历十一任官,拜中书丞相,封太师岐国公,赐第处州郡城,今府县衙基即其旧宅也,名云山堂,有碑在焉。岐国公生二子,长颖公,孝宗淳熙戊戌(117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卿陞大机宜;次硕公,淳熙乙未(1175)进士,官陞尚书。颖生五子,长曰诜,任尚书仓部郎中,陞任朝议大夫;次曰说,宣教郎,福建路转运司幹办军事;三曰诲,承奉郎,主管西外睦宗院;四曰该,将士郎;五曰谌,任军器监承,知信州,陞任中书朝请郎。而世美公,承直郎,任镇江府观察推官,乃诜公之子。历传十六世,知府东野公。长子惟正公,自丽水五云,迁居松川三都之呈回,乃吾祠第一世始祖也。生二子,长曰亮八、次曰亮魁,分为二大房,我祖之迁松与分房实自此始。
而我祠奉婺国公为鼻祖者,乃追远之义。由此,以观我汤氏,自殷周而秦汉、而唐宋以逮元明,出将入相,代不乏人,理学名贤,时多辈出,深根渊源,由来尚矣!旧谱所传,奚庸赘述,顾宗族之丁口既繁,世代之支派益分,非有宗谱以联属之。欲由本以推支,沿流以溯源。譬诸治丝未,有不棼者,是谱之造也不可缓,而谱之修尤宜急。幸得西汉武帝元朔时,伯玺公编纂於先,后贤继述於后,先祖世次详哉言之,俾得一览瞭然。如我呈回,自宋至元,宗谱之修邈矣难纪,逮乎明万历之丙申(1596),始创而辑之。清康熙庚子(1720)一修,至乾隆丙午(1786),嘉庆癸亥(1803),道光戊子(1828),同治丙寅(1866),光绪乙未(1895),民国庚申(1920),递今已八修焉。论者,以明季距清初,年代远、朝纲易、沧海桑田、散漫堪虞急于谱事宜也。乾嘉以降,至咸同间,叠经兵燹,纂修亦宜也。若丙寅至乙未,乙未迄庚申,俱经一世一修,奚勤事如斯,诚以先辈知所先务培根本、溯源流。故中山谱系,其能昭穆依然、行第完整、条分缕晰、得无遗漏,未始非勤修之功也!
矧兹民国肇兴,迄今历有年所,政体改革,典章法制随时代而变迁,军事实行徵兵、田赋改革征实物、教育捐资兴学,诸如此类,莫不改章异制,以今视昔,大相悬殊。而且,丁兹国难,倭寇侵凌,抗战已届七载,存亡绝续一发千钧。我松阳于壬午(1942)之夏,敌入县境,蟠踞匝月,市厘庐舍几成废墟,奔命死亡被掳不下万计。人事变迁,较之曩昔,智读愚耕,散聚情形,何可同日而语?近者,劫后余生,元气未甦,人力、物力均有未逮。本夏,倭寇变本加厉,长沙大会战使用毒气,即吾浙东迭经敌寇一再窜扰,江、衢、龙、汤诸城,虽已失而復得,而丽、青、温,又遭日敌蹂躏。如我松阳地处接壤,大军云集,夫役军糈,供应浩繁,唇亡龄寒,风声鹤泪,寝食难安,以言续修,不亦难乎!然其间,生死婚娶所当载,葬向墓地所当详,实属不少。倘因循如故,不予鼎新,上无以妥先灵,下无以续后昆。异日亲疏莫分,尊卑莫辨,将瓜之瓞何以绵,葛之藟何以累?所谓敦伦睦族,继志述事者,安在哉?第谱之修,在安常无事之时,其修易;在患难未苏之际其修实难。为人丁日繁其修急,为兵燹交加,其修更急。
我族自民国三十年(1941)筹备纂修,稽延三载,艰於物力,未遑兴工,兹於癸未(1943)之冬,邀集族众磋商,决定续修。復於本春清明佳节,祠内监理重行改组,推举凤桐主任纂修事务。桐自揣寡陋浅见,奚敢担当,谬承公举。莫何,宗族义务,责无可辞,祗得竭尽驽钝,勉力从事。於是,一再只身赴碧,復至青属黄肚(即度川),採访先代世次,冀得我之真宗嫡派庶,金枝玉叶,俾莫不知其所自。審慎增补,重新厘订,期臻诸实,并议族规数条,以明奖惩,续增凡例几则,祭仪一篇,开会详加審核,刊诸谱首。为惧后之视今,不与我同志,因序而誌之。惟愿后嗣继起,规模是守,一如奉国之律,遵帅之令,毋稍陨越。共勉为我祖宗之良善子孙,庶无忝为巨姓,而祖宗在天之灵,实式凭之矣!至於列叙世系,缮写校对,缺者补之、增之,误者更之、易之,有可稽可追者,申而明之。以上各事,则任之监谱诸君,协力襄助,余则略总其事而已。惟兹事体大,搜集綦难,疏略阙疑之愆,仍恐难免。斯谱之成,虽未敢谓悉臻美善,然探本穷源,不辞劳瘁,桐虽不敏,知所自勉矣!后之览斯谱者,其无忘尊祖敬宗、敦伦睦族之意,则幸甚!属稿既竣,旧事新裁,均付剖劂,爰述其缘起,附刊谱乘,聊致鄙忱云尔。
查松邑各姓族系,当有宋至元,世次多不详晰,吾族亦然。究求其故,干戈扰攘,元朝八十七春,无一宁岁,谱牒大都燹烬,此其一:元朝待吾汉族苛刻已极,清俞樾《春在堂笔记》载“元时,凡非科举出身者,对质公庭时,不准称名,只许称阿一、阿二、阿三、阿四,谱中记载亦復如是。”加以尔时,松阳未有木刻家,各姓谱谍,都系聘请善书者抄缮而成,因元朝无宁岁,各姓多不及缮造,此其二。此次询访各地,能得吾族世系。较前明晰,乃属幸事,编者再识。

民国三十三年(1944)岁次甲申孟冬月 穀旦
二十世孙凤桐、行朝芳稽首百拜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1001》


松阳呈回《中山汤氏宗谱?栝松呈回汤氏世系源流诗》
刘绍宽
山抱呈回又环水, 五云气脉绣源徙;
荜路蓝缕开先河, 国族原从家族起。
编谱急宜追本源, 附凤攀龙何足论;
范阳自有金枝在, 甲第传芳思退轩。
采访责任君子肩, 负芨碧湖复度川;
断简残编资考据, 仲容容仲得真传。
钱塘宝婺以功封, 石笏来居入浙东;
芝田括丽连枝近, 原出一脉已相逢。
纲常扶正昭千秋, 功盖前贤取次修;
乡邻远近分真伪, 直从太古溯源流。
时当抗战纂修艰, 细心补订复增删;
百忙之中急先务, 登堂瞻拜见云山。
追明世次见才华, 此举朋侪志可嘉;
理学名贤时辈出, 衣冠簪笏仰成家。
古来人各亲其亲, 不拜梁公重狄青;
族系名正始言顺, 建议群贤若会星。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1011》




《呈回汤氏族谱先祖源流世次异同考》
窃以纂修首重考据,校订要在辨讹。亥豕鲁鱼、焉乌帝虎,读史者讥焉。是故,修谱之难,难在徵信,尤难之无阙疑。昔孔子删书,断自唐虞,春秋祀年,始於鲁隐,所以示徵信也。唐命诸儒撰《氏族志》,而国姓乃终无定论,林宝作《元和姓纂》,录而自姓不知所从来,所以示阙疑也。是以阙疑徵信者,无非详其所可知,略其所不可知而已。
凤桐谨按我族旧谱,尊祖衍公为一世祖,思退公为五世祖,岩起、岩悦二公为六世分支之祖,数传递至惟正公,为我始迁发祥之祖。然细核世次,证诸史鉴,均有未妥;如思退公与岩起岩悦,均非父子,其馀谬误,已可概见。查国史岐国公世家金华,於时我州为金华之属,治乡之坂有墓铭碑具焉。郡志备公出处(州),赐第郡城(处州),今府县基即其旧宅也,名“云山堂”、“思退轩”,有碑在焉,犹可历考。三府六宅之称,乡人至今道之。是岐国公之籍,於国有史,於郡有志,於墓有碑,於乡有颂,夫复何疑所可疑者?独岐国公长子岩起公,於时虽亦属宋,然系贵池人,知营道县,以廉称官,终徽州通判。次子岩悦公,史载汤悦即殷崇义,为南唐文圭子,博学能文章,李璟时(960~961),凡书檄皆崇义任之,历右仆射,周世宗常称赏之。开宝间(968~975),国亡入宋,避讳易姓名曰汤悦,宋太宗敕撰《江南录》,世颇称之。考其事迹,与我谱载岩悦相同,即此可知,我旧时谱牒,未免攀附失实。况我族自丞相思退公致仕归括,历元、明、清,子孙蕃昌,文风蔚起,亭亭物表,仕官声扬,何於宗谱世系,能恝然弗理?迨考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初八忌序,本族宗谱於嘉靖十一年(1806)失坠无存,支派漠然莫识,盖由水火兵燹,以致湮没无传,殊可慨也。然以今存之谱,考诸往事,谅系秉笔者,强为牵扯附会,故其间不无阙疑,凤桐为此尽惧。值此纂修宗谱,为求受姓源流,祖宗所从来,特於本春(1944),买舟往访碧湖下街汤氏谱,更承刘君清奇之介,得识碧湖汤贵元兄,复蒙转介,与祠之族尊正葑、总经理厚滋及桂芳诸宗先生,并承允予借钞。遂将是谱移至胞兄泰岳叶封府中,漏夜赶录。殆考其宗谱,始悉我汤姓鼻祖及受姓於成汤、王天下之后,世守范阳、中山,郡因是名,传至辛纣失国,运祚归周,而秦、而汉,以及唐晋,世系历历可考,犁然不紊。彼载一世始祖为婺国公讳载,迁居青田金田,载生五子:曰稻、曰稔、曰礼、曰欛、曰穀,各自分徙。穀生思退,思退生硕,硕生五子:曰诜、曰说、曰诲、曰该、曰谌。而谌由郡城徙居碧湖下街,兹里之肇,实始此焉。其馀或守祖居,或迁或徙,详略不等。而我始迁之祖,为彼谱所不详,故无法延续,祗得怅然而返。逮至清明佳节,族众急于兴修,无已,于四月二十五日,重行束装赴碧,复至青属度川(现名黄肚),当由启泰兄函介地方执事,并寓其家,得其父载有、其兄启长从中接洽,始得誊录。按其谱载,一世始祖为新公,初徙括州碧湖,复徙芝田沐鹤溪之墺源,越十世祖明公,自墺源迁度川,是为度川之始祖。传至二十世善文、善武,各创祠宇,分为前后二祠。细阅谱牒,自宋以前,其间或毁於火,或乱於兵,难免无断简残缺之处。惟自新公以降,则刊新公诞生四子:长曰文崇、次曰文懿、三曰文载、四曰文正,其中文崇一支十世孙明公者,即度川祖也。而文懿三世孙载公者,载生穀,穀生五子:曰举、曰誉、曰学、曰清、曰忞。举生思退,思退生二子:曰颖、曰硕。颖生五子:曰诜、曰说、曰诲、曰该、曰谌。而诜生世美,为丽水风化之祖,以下不俱。再核与碧湖美公一支,其十五世孙旧公、字仲容,与我谱之十世祖容仲,或被手民所误,而东野公之子,虽未刊有惟正公之名,然核诸世次,按时度理,似亦吻合,姑据为圭臬焉。惟碧湖之谱所异者,穀公、举公并为一世,思退公生硕公,硕生五子:诜、说、诲、该、谌。而度川之谱,则载生穀,穀生举,举生思退,思退生颖、硕二公,颖生五子:曰诜、说、诲、该、谌。细按宋隆兴二年(1164),姻戚潘特竦所撰《中书丞相传》穀、举二公,亦为祖祢。二世思退公生二子;长颖公、次硕公。颖生五子:曰诜、说、诲、该、谌。诜生世美,即我之分支之祖。兹从之、据此而断,我始祖其确为思退公之真宗嫡派可无疑也!若惟正公以下祖祢相承,可以信今,即可以传后。惟惟正公以上世次,详简不周,殊难稽考,祗有以待来者。然于事未妥,於心不安,亦付之无可如何已耳。再四思,维诚有补之无可补,删之不敢删,物为斟酌,详加审定,而参订之,并邀集族众开会通过,非敢谬为忆说,徒自招尤,实为阙疑徵信之意耳。斯谱之成,虽未敢谓悉臻完善,以视从前,或可明瞭於万一也!乎一知半解,疏漏殊多,所望大雅宏达,正其疵谬,庶使祖宗源流盖臻清晰。此则私心所仰企者,爰誌数言於谱,俾后之览者,得知祖宗之所自云尔。
民国三十三年(1944)岁次甲申孟冬月穀旦
二十世孙凤桐行朝芳谨识
查松邑各姓族系,当有宋至元,世次多不详晰,吾族亦然。究求其故,干戈扰攘,元朝八十七春,无一宁岁,谱牒大都燹烬,此其一;元朝待吾汉族苛刻已极,凡非科举出身者,对质公庭时,不准称名,只许称阿一、阿二、阿三、阿四,谱中记载亦复如是(以上情形系载在《春在堂笔记》)。加以尔时,松阳未有木刻家,各姓谱谍,都系聘请善书者抄缮而成,因元朝无宁岁,各姓多不及缮造,此其二。此次询访各地,能得吾族世系较前明晰,乃属幸事。编者再识。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1006》

松阳呈回《中山汤氏宗谱?建祠序》
古者宗庙之制,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官师一。周公推达孝之心,无论贵践,建立宗庙,以伸报本之诚。矧中山汤氏,系成汤之后,历代簪缨不乏。即栝郡婺国公讳载、魏国公讳穀、鲁国公讳举、岐国公讳思退者,炳炳烺烺、照人耳目间也。
自惟正公始居呈回,层峦叠嶂,泉甘土肥,游庠食饩绵绵不绝,丁繁户殷熙熙自若,则佑启后人饮先人之德亦多多矣。敢委先人于草况,使祖宗少栖依之所,子孙无跄跻之地哉?奈人虽怀水源木本之思,恒有待夫提纲挈领之人。幸承美公,年高德邵,有远谋,不屑小务,独以建祠为己任。商诸族众,亦各抚掌道善、欣然乐从,于乾隆十八年(1753)岁癸酉孟冬,卜云其吉,终焉允臧,遂兴土木之工。岂惜囊箧之藏,经之营之,百堵兴焉。日省月试,不日成焉。画栋雕梁,虽非王公之第;翚飞鸟革,宛尔画锦之堂。咸曰:伊谁之力欤?吾知祖宗之灵昭昭也见。夫厚墙高閈,阅歌如在之有地;僾有见,忾有闻,颂升降得所。无怨无恫,冥者昭穆之无差;或拜或献,生者尊卑之有序。一堂之庙貌常新,千载之血食无穷。春秋常入蒸尝地,少长咸集祭祀门;神之格思,降尔遐福。未几,落成有日矣,诸君之功,岂浅鲜哉?
兹因补葺家乘,已有继述之思。回忆曩者建祠之日,庇材非朝夕之功,其任甚钜,其力维艰。故必详著其名,俾后人知建祠与修谱,同一尊祖敬宗之心,共笃敦伦睦族之谊,则大有光于先德,其荣耀尔祖也,不益深乎!故因是为序。
乾隆五十一年(1786)岁次丙午荷月上浣 之吉
眷姪 叶澧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1041》

松阳《汤氏宗谱?汤氏修祠序》
闻之,君子营宫室,必以宗庙为先者,以庙为先人之灵爽所式凭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皆有一本之亲,则当立庙以祭之,此春礻勺 夏祀、秋尝冬蒸之所由昉也。
达孝之称有二:一在继志,一在述事。继志云者,谓先人有志未逮而后人成就之是也;述事云者,谓先人有事可法而后人遵行之是也。
余于汤祠之修,而窃有继述之感焉。尝考汤之族姓,派出中山。自始祖惟正公卜居呈回,历年已久。乾隆十八年(1753)建立一祠,嘉庆已经一修,至道光又经一修,并于祠外左手新建上下堂三间一所。但年深日久,不无栋折榱崩之虑,历咸丰而犹。幸其慨然乐助者不一而足也,吾见其或助钱、或助工、或任粉饰、或任丹艧,乐助者一唱众和,劝捐者协力同心,日省月试不日成焉,岂非继述中之大焉者乎?夫先人往矣,而所以不与俱往者,亦赖后世子孙继继绳绳以昭事于勿替耳,故自有此修。将是陈宗器、设裳衣、荐时食而孝思可展、孝敬可伸,即孝教亦无不达。吾故曰,此谓之继志,谓之述事也。
同治五年(1866)岁次丙寅小阳月下浣 之吉
廪生 蔡育贤 松阳《中山汤氏宗谱?1043》

《汤侯门汤氏续修宗谱序》
我栝当元明以前,氏族之最著者,首推汤姓。唐季时有主簿玑公者,由汴梁筮仕青田,卜居是乡。其子孙散居栝属各邑,椒衍瓜绵,至宋初,即成巨族。迨传至思退公,以文章家位至宰相,门第遂日益高闳重。以后裔胥克象贤,或以文学显,或以治功著,或以节义称,望族名宗,允冠全浙。盖自宋迄明数百年,其间,卓卓可传之事,不一而足,若义田思孝庵等举,尤足为贵胄范模。设当日汤氏子孙,能将先人事略,一一详载家乘,岂惟渠族之光,抑亦考古之幸。奈旧谱散佚无存,后之作谱者又多不解掌故,以致先贤轶事,无从考徵。即上世系图,亦复错讹屡见,良可惜也!客岁,予应汤侯门颜、夏二姓之聘,纂辑宗谱。汤氏族彦,继官、述仪、述孔、定东诸君,手出渠族老谱见示,属予代为续修,忝附戚末,谊弗获辞。因取其旧谱细加雠校,复参以断简残碑,少得先正事略於什一,谱中纲目门类,较老谱似稍详明,而遗脱处,仍以文献无徵,阙而略之。夫盛德之后必有达人,以汤氏先世之绩德累仁,其后嗣定必有贤智笃生,出而润色文章,增光谱牒者。此次纂修,特过渡时手续,聊备后贤考据之资耳,敢云精覈哉。
民国九年(1920)岁次庚申仲春月,庆元县参事陈 尧
《汤侯门汤氏宗谱?1005》
《汤侯门汤氏旧谱序》
慨世所病,无百年之家。以故,而散处四方者众然,赖以不忘所自,惟谱牒焉。此士大夫所以行於家敦孝弟,而立本也,坐以修之良有以也!胜湖五云汤,迺族之望,宋丞相思退公,廿七世孙也。按厥二公,攸分亦久,十世孙仕兴公,恐后源远而枝流莫考更始,立宗别图依例暨世系受姓之初。爰及迁栝,使知来处。寻复,滨、濓二公,派始分肇也。第锡姓蕃衍,益大其家。今庭瀼暨侄鑛,偕缙弟注荣,克承庆绪,前人之志,暇相与议,重纂益修。既往者,备载而弗遗,将来者,增辑而弗漏,亲疏远近显晦,昭穆所有据而弗失,亦贻后人,不遗於末也,仍同一尊祖敬宗之心耳。《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奕叶。”贤孝彬彬,增大其规模焉。是为序。
明弘治十五年(1502)岁次壬戌春三月既望、福州府学谢宏光
《汤侯门汤氏宗谱?1009》
《汤侯门汤氏宗谱?改建宗祠记》
我族,当赵宋时,自芝田从居剑川石笏,再由石笏迁县东南界首侯门,即今汤侯门。尔时簪缨不绝,门第高闳。先人曾建祖庙於渡蛟村口,背北面南,规模极宏,结构亦美,世所称为汤丞相祠堂者也。族因川泉改道,祠宇濒危,复移迁於旧基之旁,易南向为西向,规制始从而缩小,盖二次祖庙,已不能如初次之精美矣!前清光绪间(1875~1908),山洪暴发,溪水直逼祠基而下,族人以先灵震警,为子孙者,不能坐视,因议改建祠宇於他处。爰卜诸龟蓍,以今祠基后枕艮麓,前对坤峰砂水,尚称明秀,遂定议移迁。工繁费钜,一时不能骤集多金也,议将祖遗百步岭众山变价,以凑成之,阅周岁而祠成。经事者聚族众而告语曰:“宗祠之建,虽云用修祀典,然必族中子孙,顾名思义,善敦雍睦,知水源而木本,克收族而明伦庶,於建祠之旨不相违悖。若徒以春禴秋尝,祀典无旷,毕乃事犹末也。”予闻是言而有感,爰抽颖而为之记,以就正族中之有道焉。
廿四世孙 汤定东谨识《汤侯门汤氏宗谱?1118》






三、艺文
咏渔樵问答 汤 斌
渔樵林下喜相逢,问道生涯两不同。
绿水钓残宁几处,青山砍破好多重。
一竿晚雨寒生碧,满担春风带落红。
共擬前村沽美酒,烧柴煮鲤酌三钟。
——选自景宁《鹤溪汤氏宗谱》

咏渔樵耕牧图 汤 新
曲江钓得锦鳞归,旋斫生柴带叶炊。
饱饭一犁春雨后,横眠牛背看云飞。
——选自景宁《鹤溪汤氏宗谱》

题鲤鱼教子升天图 汤 新
此种分明实异哉,数年江海任沉埋。
今朝辛喜风雷动,父子龙门跳出来。
——选自景宁《鹤溪汤氏宗谱》




菩萨蛮?游水月寺 汤思退
画船横绝湖波练, 
更上雕鞍穷翠巘。
霜橘半垂黄,
征衣尽日香。

钟声云外听,
金界青松映。
何处是华山?
峰峦杳霭间。
——选自《御选历代诗馀》
咏石僧 汤思退
雲作袈裟石作身,
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
默默无言总是真。
——选自《青田县志》

因被谪,感作西江月词 汤思退
四十九年如梦,八千里路为家。
思量骨肉在天涯,暗觉盈盈泪洒。
玉殿两朝拜相,金堦七度宣麻。
番思世事总如华,枉做一场话靶。
——选自景宁《鹤溪汤氏宗谱》
挽汤丞相夫人 二首 宋?项安世
册府连天汉,恩荣四十年①。山河开象服,夙夜赞台躔。
鸾鹄诸孙峙,箕裘令子传。夫人无一恨,可以见重泉。
贱子无天幸,平生望六珈。偶然同断梗,已复叹悲笳。
泪落升堂日,神驰送客车。空惭名义重,挂省近年家②。
[校记] ①自注“自丞相入馆,即受封赠汉恩国夫人。”
②自注“安世与其子硕同年进士,及同客会稽而夫人病矣。”
——选自项安世《平庵悔稿》

致政归,遇圣寿,望阙拜贺 汤 硕
凌晨古驿静焚香,翘首红云是帝乡。
倍窃欢呼同兽舞,误疑趋走入鵷行。
还家白发逢秋短,恋国丹心共日长。
去岁茲辰西苑里,宫醪频捧御前觞。
——选自景宁《鹤溪汤氏宗谱》

度川十景诗序 汤执中
余世居度川,崇山峻岭,翠竹碧梧,景不胜述也。如“水跨玉虹”民无病涉之苦;“清流双涧”渊取浮魄之光;“飞凤落垟”其山挺立苦凤形也;“卧龙出洞”其岗起伏如龙势也。又如“石室仙宫”境界幽凄已占丹成羽化;“龟峦佛刹”僧徒继续更卜,灯火万年。至于“崖瀑飞琼”则潋滟光浮碧落;“笔峰插汉”则巍峨翠卓青霄,不但已也。且“石井莲香”九夏长春而地不爱宝;“书楼玩月”牙签万轴而人多风豪。度川胜景,莫有过于此者,爰题俚句以记之,是为敘。
——选自青田《度川汤氏宗谱》
一、玉虹跨水
未搆津梁涉者劳,而今虹跨度川桥。
幽人遣兴襟怀洒,志士留题气象豪。
载酒漫邀波底月,垂纶常钓水心鳌。
中流砥柱人咸利,那怕滔天巨浪高。
二、双涧流清
燕尾双分合一洲,如斯逝者动凝眸。
睛光斜映虹千丈,夜景虚涵月半钩。
急湍时闻琴韻碎,潆洄常带珮声幽。
交拖碧练终归海,大抵源长自远流。
三、飞凤落垟
谁把乾坤作大笼,天教飞凤落垟中。
经年不宿苍梧树,累世频栖翠竹丛。
翎羽朝辉初日灿,蛾眉夕照落霞红。
画家纵晓丹青理,难写天然造化工。


四、卧龙出洞
万山特耸一高岗,头角峥嵘似卧龙。
敛迹未舒霖雨志,潛身须待电霆光。
形疑驾雾翔千仞,势欲凌云跃九重。
若得飞腾施大泽,三农何必畏天凶。
五、石室仙宫
五丁何日自东来,凿破混沌石穴开。
洞达不劳施藻棁,凭虚无处着尘埃。
药烧古鼎龙生火,鹤泪苍松月眏台。
借问此仙何处去,丹成隨步入蓬莱。
六、龟峦佛刹
自汉重兴船若台,龟峦佛刹有由来。
崔巍紫殿装金像,缥缈祥云绕玉台。
灵石参禅明奥理,老龙归钵扫氛埃。
万缘空寂天花墜,蒭苾奚须手自裁。
七、崖瀑飞琼
迸云一派下长空,绝壁崚嶒挂白虹。
斜照影来银闪铄,馀音散作佩丁东。
睛天境界飘寒雨,夏日岩头喷雪风。
万古泉流浑不竭,源源道体写无穷。


八、石井莲香
度川石井汲寒泉,中有清香是碧莲。
凿饮几忘唐帝力,游观且学古神仙。
红衣片片含芬馥,翠盖亭亭濯净涟。
羡尔自成君子德,不偕凡卉斗鲜妍。
九、笔峰插汉
群山突兀耸孤峰,俨若毫端插碧空。
挺挺直参丹桂阙,昂昂高接紫微宫。
大书云锦文章见,远写霞笺气势冲。
若可移来才子用,管教一笔扫英雄。
十、书楼玩月
倚天突兀耸高楼,画栋依稀接斗牛。
四面玲珑供眺望,十分静寂称藏修。
闲凭浮几清风拂,喜看长空皓魄浮。
夜良人生须莫负,兴狂酌酒泛金瓯。

松阳呈回形胜
四峰环绕 丁徐进
四望云山耸翠峦,遥瞻境色透云端。
峻岩晓日金风急,天阙青光玉露寒。
多少烟霞今古姓,有无景色画图难。
瞳瞳瑞日升东峤,一带祥云驾紫鸾。
四山佳景 叶 澧
垒垒山城百尺楼,层峦耸翠几千秋。
碧云挂彩凝金石,青蔓悬岸漾翠毬。
风度春传鶯韵巧,年深苔簇绮霞浮。
高人寄迹访盘谷,得意欣看糜鹿遊。

汤凤锵进、鉴泉 南州庠生1030、1102、2008、2009、2012、2013、2019、2024、2025、2026、2043、2057、2058、2157、2159
12 叶 沣、吾山 松庄庠生1032、1045、1102、2009、2011、2012、2013、2017、2018、2019、2020、2021、2023、2030、2043、2044、2058、2065
13 包奠国、华峰 竹山外史1035、1036、2022、2027、2045、2050、2052、2057、2065、2158、2060
14 詹大龄、松轩 1037
15 蔡育贤 廪生1046、2087
16 刘承宠 国学生1127
17 吴子善 东瓯1172
18 萧时中 翰林1175、1176
19 潘特竦 进士、大理卿、尚书右司2002
20 周景文、豹山 贡生2008、2026
21 李显哲 觉非斋 尹山2009、2020、2031
22 刘 傑 寿山贡生2009
23 吴国玫 崇安 武义教谕2010、2019
24 叶希允 贡生2010
25 叶长龄 候选儒学2010
26 叶方霖 廪生2010
27 包日跻 蟾湖2011
28 潘承炤 候选儒学2012
29 包旭元、世卿 2013
30 李显邦、不俗斋 云间2014、2022、2024、2026、2030、2031、2042 
松阳《呈回汤氏宗谱》名士录

序号 姓名字号 提要及宗谱卷册页码
31 周陈璋 绍兴教授2015、2023
32 许鹏飞 候选知府2016
33 吴 伦 四庠馆分校、淮安山阳知县2016
34 胡秉谦 松阳训导2017
35 徐 灿 常山教谕2017
36 蔡大朝 紫草2017 
37 杨友桐、凤栖 2018
38 陈琴川 松阳教谕2018
39 李超彤 增生2019
40 赵 亮 稽山 2020
41 周曰庠、静斋 2021
42 吴志霄 松川2022
43 叶凌云 2022
44 李显名 尹山2022、2057
45 叶 培 2023
46 蔡士梁、海山 东桥举人、候选儒学2024、2026、2028
47 徐丝纶 2024
48 徐 纬 2025
49 叶大成、竹屏 廪生2030、2047、2052、2055、2070、2074
50 郑 珊 贡元、候选训导2031
51 宋永通 2032、2077
52 钟凤林 松阳教谕2034、2035、2163、2165
53 宋德利 2036
54 周鸣谦、敏斋 2037、2045、2046、2158
55 饶秀斌 举人2040
56 詹 岩、岩山 贡山2041
57 蔡懋建 2042
58 周文豹 贡生2044、2045、2047、2050、2065、2069、2070、2075
59 徐 楷 2044
60 李 沣 尹山2045
松阳《呈回汤氏宗谱》名士录

序号 姓名字号 提要及宗谱卷册页码
61 蔡士烈、碧泉 庠生2045、2048、2058、2061、2065
61 王大海 庠生2046、2055
63 周光裕 周川庠生2047
64 蔡大全 友生 廪生2048、2050、2069、2072、2075
65 蔡懋功 敏斋 2050
66 潘立功 西崖2051、2161
67 叶大樟 庠生2052
68 戴兆沅 举人、寿昌教谕2054
69 谢荣恩 西山庠生2056、2067、2090、2092、2112、2120
70 丁光云 龙溪2060
71 叶联芳、棣园 庠生2063、2066、2079、2081、2083、2088、2095、2104、2114、2117、2118
72 潘秀江 化岩 庠生2064、2081、2083、2084、2085、2088、2089、2091
73 潘起承 2064
74 包肇璧、松亭 2064
75 张应辰、为龙 庠生2073、2083、2084、2085、2091、2092、2107、2113、2114
76 叶凤梧 庠生2074
77 宋 京 松阳训导2076
78 陈必华 宣邑2078
79 饶庆霖 举人、候选知县2078、2082
80 张文煜 贡生2079、2098、2099、2102、2104、2113
81 陈景蕃 2080
82 徐建猷 庠生2081、2091、2092
83 叶嘉雄 举人2082、2083、2084、2092
84 徐以昌 庠生2088
85 王作谟 2092
86 黄中和 候选儒学2093、2117
87 潘学霖 庠生2096
88 王 正 廪生2097
89 张文植 廪生2099
90 曾师孔 宣邑贡元、候选教谕2100
松阳《呈回汤氏宗谱》名士录

序号 姓名字号 提要及宗谱卷册页码
91 陈汝璋 宣邑贡生2101
92 王殿飏 丽邑贡生2103
93 叶大芳 临安儒学2104、2110
94 丁锡庚 庠生2105、2156
95 周 桢 宣邑廪生2106
96 曾友颜 宣邑廪生、翰林院外史2110
97 周凤岐 庠生2114
98 曾春沂 宣邑举人2115
99 蔡 镛 廪生2116
100 叶树濂 增生2121
101 蔡延周 体专2124、2128、2131、2140、2141、2168、2169
102 陈 元 2125、2126、2139
103 宋思昌 壮甫 民小高等2129、2133
104 徐 壎 增生2130
105 韩慕宣 宣邑2134
106 丁拱辰 2137
107 夏以松、鹤亭 植基高等2142、2143、2144、2146、2148
108 宋思璟 律师2145
109 高焕然 进士、钦州知府2147
110 叶嘉勲 庠生2149
111 刘可权 贡生2150
112 叶梅荣 2151
113 陈绍尧 2155
114 刘 城,梧园 西园2157、2160
115 宋德亿 2157
116 赵慎畛 兵部尚书、闽浙总督2162
117 帅承瀛 兵部侍郎、浙江巡抚2162
118 杜 岳 吏部右侍郎、浙江督学2162
119 黄鸣傑 浙江布政使2162
120 伊里布 浙江按察使2162
松阳《呈回汤氏宗谱》名士录

序号 姓名字号 提要及宗谱卷册页码
121 文 山 温处台兵备道2162
122 雷学海 处州知府2162
123 陈于光 松阳训导2163
124 张 壎 松阳典史2163
125 江思濬 松阳知县2163
126 周玉肇 宣邑贡生2164
127 徐大桢 2166
128 叶品三 贡生、云骑尉2167
129 何绍文 庠生2175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2、松阳大潘坑《汤侯门汤氏宗谱》修志考

修次 纂修时间 主修 谱 序 撰写 撰写时间
始修 明弘治十五年
(壬戌1502) 汤 鑛
汤 注 汤氏旧谱序 福州府学
谢宏光 明弘治十五年
(壬戌1502)
续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
(丙申1776) 汤氏增修族谱序 云邑庠生
郑 龙 清乾隆四十一年
(丙申1776)
三修 清同治十三年
(甲戌1874) 汤家仁
汤继康 重修汤氏宗谱序 云邑三都
刘福康 清同治十三年
(甲戌1874)
四修 民国九年
(庚申1920) 汤继官
汤学计 汤氏续修宗谱序 庆元参事
陈 尧 民国九年
(庚申1920)
改建宗祠记 廿四世孙
汤定东 




3、松阳现存《中山汤氏宗谱》踪迹

修谱时间 宗谱名称 修次 收藏者 数量 概况
地址 姓名 
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 《中山汤氏宗谱》 三修 松阳西屏 汤光新 五卷二册 缺下册
松阳县史志办 五卷二册 缺下册
清道光八年
(戊子1828) 《中山汤氏宗谱》 五修 上海图书馆 残缺
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中山汤氏宗谱》 七修 松阳鲁峰 汤水龙 残缺
松阳西屏 汤光新 全六卷四册 
民国九年
(庚申1920) 《中山汤氏宗谱》 八修 松阳西屏 汤光新 残缺 
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1944) 《中山汤氏宗谱》 九修 松阳呈回 汤延祺 全五卷六册 
松阳呈回 汤潮祥 全五卷六册 
松阳呈回 汤兴汉 全五卷六册 
松阳呈回 汤学时 全五卷六册 
松阳鲁峰 汤水龙 全五卷六册 
松阳靖居 汤朝善 全五卷六册 
松阳西屏 汤光新 全五卷六册 
松阳呈回 汤朝泰 残缺
松阳县史志办 全五卷六册 
民国九年
(庚申1920) 《汤侯门汤氏宗谱》 四修 松阳安民
大潘坑 汤登海 全二卷二册 
松阳县史志办 全二卷二册 
(二)松阳汤氏宗祠考
首建时间 清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 地 址 三都乡呈回(善政里)
郡 望 中山郡 堂 号 孝思堂、云山堂
现存状况 乙级:历史悠久,庄重古朴,宗祠内部完好无损,虽历尽沧桑,仍保持有昔日的风采
牌 坊 永鳌遗孀叶氏《节孝》牌坊,现已倾圮,仅存牌匾。
本宗始祖 汤惟正(1426~1493)于明景泰间(1450~1456)自丽水徙居三都呈回
现存谱牒 《中山汤氏字谱》甲申年(1944)第九次重修谱(全五卷六册)
宗祠楹联:1.中山衍派家声远,远扬海漠;呈回流芳世泽长,长惠乡邦。
2.寝庙卜迁,兹瞰呈回澜生,派启中山流源远;
祠门欣在,迩望南岭霞起,采联青田焕重光。
3.左昭右穆,惇典庸礼,指陈达孝一章;
春露秋霜,齐明盛服,敬诵如在二字。
修祠序:
古者宗庙之制,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官师一。周公推达孝之心,无论贵践,建立宗庙,以伸报本之诚。矧中山汤氏,系成汤之后,历代簪缨不乏。即栝郡婺国公讳载、魏国公讳穀、鲁国公讳举、岐国公讳思退者,炳炳烺烺、照人耳目间也。
自惟正公始居呈回,层峦叠嶂,泉甘土肥,游庠食饩绵绵不绝,丁繁户殷熙熙自若,则佑启后人饮先人之德亦多多矣。敢委先人于草况,使祖宗少栖依之所,子孙无跄跻之地哉?奈人虽怀水源木本之思,恒有待夫提纲挈领之人。幸承美公,年高德邵,有远谋,不屑小务,独以建祠为己任。商诸族众,亦各抚掌道善、欣然乐从,于乾隆十八年岁癸酉孟冬,卜云其吉,终焉允臧,遂兴土木之工。岂惜囊箧之藏,经之营之,百堵兴焉。日省月试,不日成焉。画栋雕梁,虽非王公之第;翚飞鸟革,宛尔画锦之堂。咸曰:伊谁之力欤?吾知祖宗之灵昭昭也见。夫厚墙高閈,阅歌如在之有地;僾有见,忾有闻,颂升降得所。无怨无恫,冥者昭穆之无差;或拜或献,生者尊卑之有序。一堂之庙貌常新;千载之血食无穷。春秋常入蒸尝地、少长咸集祭祀门,神之格思,降尔遐福。未几落成有日矣。诸君之功,岂浅鲜哉。兹因补葺家乘,已有继述之思。回忆曩者建祠之日,庇材非朝夕之功,其任甚钜,其力维艰。故必详著其名,俾后人知建祠与修谱,同一尊祖敬宗之心,共笃敦伦睦族之谊,则大有光于先德,其荣耀尔祖也,不益深乎!故因是为序。
乾隆五十一年岁次丙午荷月上浣之吉
备注 

相关阅读

GMT,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