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查看内容

范阳汤氏谱序

| 发布者: dxadmin| 查看: 64| 评论: 0|来自: 溧阳范阳汤氏

摘要: 范阳汤氏(1)谱序 家乘何为而修乎?欲其年远而不致缺失,犹欲其迁徙而莫或混淆;欲其世系次第之无紊,而尊卑可辨;犹欲其本支远近之有序,而亲疏自明;欲其溯前代之积德累功,而动水源木本之思;更欲其鉴列祖之创 ...

范阳汤氏1谱序

家乘何为而修乎?欲其年远而不致缺失,犹欲其迁徙而莫或混淆;欲其世系次第之无紊,而尊卑可辨;犹欲其本支远近之有序,而亲疏自明;欲其溯前代之积德累功,而动水源木本之思;更欲其鉴列祖之创守坚贞,而切临渊履冰之惧。为子孙者,可不思?所以缵承2而广大之哉。

太平3汤氏其先,本姓殷,为豫之西华世族4。自文圭公5始迁南,公长子南唐相国悦公归宋,以避宣祖6讳,赐姓汤,授光禄卿。迨公曾孙光璲公以荫得官,通判环州7,徙家于太平之宏潭8,是汤之得姓,自悦公始也。太平之有汤氏,自光璲公始也。瑞按,《大传》9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康成10注云:“别子,诸侯之庶子也。”其得姓始迁者,是然则悦公为得姓之始祖,光璲公为始迁之始祖,礼也。考始祖所自出,以书之谱见本于自来,故斯谱以文圭公为始祖,所自出体例也。

汤氏自得姓迄今,九百有余岁矣,瓜瓞绵绵,科名振起,其累叶11伟绩丰功,文行隐德,悉详史册及原序中,兹无赘及。其谱经兵焚烬余之,后更番四修。自前丙午以来又百六十年,汤之宗老复咸集增新,重光世牒,茂才审庵上舍式斋,问序于余,余故得详其谱式。其间祖孙、父子、伯仲、州季,序如贯珠;且垂泽12、贻休13、谅节14、懿行15,明如指掌。则斯谱之成,所谓年远而不忧缺失,迁徙而不患混淆者,此也。

    世系无紊,尊卑可辨,本支有序,而亲疏自名者也。溯积德累功,而动水木之思16;鉴创守坚贞,而切冰渊之惧者,亦此也。非后人孝思不匮17,曷以寻源溯流以告厥成乎?予则奚足以表彰焉?今而后知汤氏祖宗其无遗憾矣乎!汤氏子孙其庶有法守矣乎!是为序。

 

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夏五吉旦

                     前工部虞衡司,诰授奉直大夫知安徽太平县事长白续瑞拜撰

 

注释:

1、范阳汤氏:范阳是中国古代的地名和行政区划名,范阳在历史上所辖区域多有变动,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境内,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时,汤姓就已遍及河南、山西、河北和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所以,在汤姓的发展史上,范阳是汤姓的一大郡望。

2、缵承:继承。《周书·明帝纪》:今朕缵承大业,处万乘之上。

3、太平:池州府太平县。

4、西华世族:西华,位于河南省东部。据志书记载,春秋时为宋华氏分封地,西华县居东者为东华,居西者为西华。夏属豫州,周归陈,陈灭归楚。秦初置长平县,汉高祖分置长平、西华二县。后长平入西华。隋文帝时,改称鸿沟县。唐改箕城县,景云元年(公元710)复称西华县,至今。《西华县志》载:“西华代有闻人,尤其殷氏世族,自两晋迄南唐,历八代500人,立于朝堂,位列显职。”

5、文圭公:即殷文圭,殷氏网载其传曰:“殷文圭(?-?),又名举,字表儒,小字桂郎,五代时吴国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佑初(904)前后在世。初居九华山,刻苦于学,所用墨砚,底为之穿。唐昭宗乾宁五年(898),唐昭宗避难华州,因朱全忠(梁王朱温)表荐,殷文圭进士及第,后任吏部侍郎裴枢宣谕判官、记室参军。至梁,以身事叩朱全忠,朱全忠又上表荐之。文圭后来为了遮掩,遍投启事于公卿间,曰:于菟猎食,非求尺壁之珍;鶢鶋避风,不望洪钟之乐。意为投梁非本意。及第后改路由宋、汴急驰而归,不久为多言者告发,梁王朱全忠大怒,急遣兵追捕,已来不及,殷文圭幸免于难。不久,与康骈、杨夔、王希羽等人均为田頵幕客,颇承礼遇。唐昭宗天复三年(903),田頵为杨行密所灭,遂入吴事杨行密。吴高祖武义元年(919),杨行密次子杨隆演称帝,以殷文圭为翰林学士,官终左千牛卫将军。殷文圭生有三子,长崇义、次崇礼、三崇范(庶生)。长子崇义,有大名于天下,南唐宰相,入宋避宣祖讳,易姓名为汤悦,诏封光禄卿、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为宋初学界泰斗。南唐李璟时,历右仆射(宰相),封为范阳郡公

6、宣祖:宋宣祖赵弘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是北宋开国君主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少骁勇善战,初事后唐鎔,有功,留典禁军,迁护圣都指挥使。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匡胤分典禁兵。宋初追尊武昭皇帝,庙号宋宣祖,谥号武昭皇帝。

7、环洲:因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今甘肃庆阳市环县)。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环州为环县至今。

8、宏潭: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宏潭建制起于宋,历来是州府边陲,为徽州、池州、宁国三府交界,先后曾属太平、石埭县辖地。明清时期,宏潭曾划建为镇,设有巡检司宏潭分司,民国时期,该区域先后属太平、石埭县,直至解放。19505月,由石埭县划属黟县,并成立宏潭乡至今。

9、《大传》:指《礼记集说》卷八十四“大传”篇,郑玄注云:“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故以《大传》为篇”。此篇中多讲亲亲尊尊之义,以其为人道之要。

10、康成: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11、累叶:犹累世。《后汉书·耿弇传论》:“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

12、垂泽:天垂恩泽,上天降给某人的恩泽,这里指皇帝给予的恩赐、赏赐、褒奖之类。

13、貽休:留下美名。清卢文弨《国子监生丁君体曾家传》:“吾于丁君有慨焉,因其孤之请,而为之次其行谊,知其克上承遗绪,而将貽休於后人也。”

14、谅节:高尚的节操。清姚鼐《<包氏谱>序》:“洎仁宗之时,大贤乃出,包孝肃公亦于其间以忠言谅节闻于朝。”

15、懿行:善行。清戴名世《凌母严太夫人寿序》:“然而駢丽之体,廓落之辞,虽有盛德懿行,反以掩其实,非君子之所以寿其亲也。”

16、水木之思:不忘根本之意。

17、不匱:不竭;不缺乏。《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锡尔类。”毛传:“匱,竭。”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

相关阅读

GMT,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