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佛地,灵秀乐山, 依山依水,一佛一凡; 有幸在2018年5月2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与汤一新教授一起来到乐山大佛景区,接受了一次震撼洗礼。 大佛正对峨眉,脚踏三江,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蔚为壮观。 在乐山福地,佛光普照之下,一边是滚滚的三江,一边是流淌的文化, 到处荡漾的亲切感和缭绕浩然,让人在纷杂的现实中回归自然般宁静安详, 只有站在凌云寺前和大佛一起凝视这三江碧水,看那江水翻滚,激流,平静...… 亲眼领略这面向滚滚三江的“世界第一大佛”的雄伟和神奇,才能体味到佛相庄严,佛法无边, 同时也能体会一下苏东坡当年吟诵“生不愿封万户候,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心情;
乐山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乐山市委书记彭琳书记说的好:“我们乐山有三宝,一是乐山大佛,二是峨眉山,三是还有我们汤教授。”汤一新教授(左)与汤氏会社汤远峰(右)合影于岷江江畔
飘然笠翁苏东坡 “生不愿封万户候,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当年苏东坡吟诵的句子蕴含了心中所想。
下朝九顶,
乐山大佛
古人有云:“上朝峨嵋,下朝九顶”。 “峨嵋”不需多言,但后一句里的“九顶”知者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九顶”里最著名的一处景观,就是闻名遐迩面向三江的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凌云山栖鸾峰三江汇合处。这凌云山上除了栖鸾外, 还有集凤、灵宝、丹葭、拥翠、望去、就日、交兑、祝融,共为九峰,故又称“九顶品”, 自古就是游览胜地,故有“上朝峨嵋,下朝九顶”之说。 乐山大佛开凿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不是为开发旅游,而是三江汇流处经常发生沉船事故,一位名叫海通的法师为了镇定江水之患,萌发了一个宏伟的梦想,把江边的大山变成一尊大佛像。三代工匠一斧一锤地接力敲凿山体,直到90年后大佛完全诞生。有意思的是,自从建了大佛之后,未发生过一起沉船事故。乐山大佛高71米,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乐山人民亲切地称这尊大佛为“大佛老爷子”。 在多雨的四川盆地,为了保证大佛像屹立不倒,1300年前的唐代国人运用了工程学的原理在山体中修建了两条密道,一条在耳后,一条在肩膀,人可以走进大佛的脑子里。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的头顶,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避免雨水正面冲刷大佛面部。正胸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十日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