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汤氏源流》 作者:汤锦程(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 江西地处“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古称“赣”,其名源于赣水,而赣水之名则源于赣巨人。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赣字从章,而漳水为十日部族的母亲河,章从早,而氵早 即汤也。因而,赣巨人为崇日偒人部族;赣巨人以狒狒为图腾,故而形色如怪人。江西赣州是赣巨人的聚居之地,所以其水曰:“赣水”、其地曰:“赣州”。因偒人是巨人族,所以称其族为“赣巨人”,民间则曰:“巨灵神”。赣州唐代称“虔州”,唐僖宗时期,中山郡(河北定州)汤氏,因避黄巢战祸,南迁虔州石城县大由乡定居,为县中30姓之一,并在此营建“古心段”。因汤氏为虔州望族,所以宋代汤氏有数人出任虔州州郡之职。南宋时期虔州改称“赣州”,明清时期赣州地区的南康、瑞金,赣县、宁都、于都、会昌、寻乌、崇义、兴国、全南等县为汤氏郡望。 据考证:最先进入江西境内的偒人是祝融氏汤黎的崇日部族。据古典记载:伏羲氏末年禅位于王弟祝融氏汤黎,号炎帝。太子共工氏汤明不服,自号炎帝,起而争霸,因而引发了叔侄二人的争位大战。炎帝汤黎战败后,经柴桑(江西九江),退至衡山(湖南衡阳)立都而治南方。《淮南子•时则篇》曰:“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赤即火,荀爽曰:“汤在天为日,在地为火。”所以君主为“阳”,即“太阳王”,故又称“阳帝”。《水经注》曰:“阳水出阳山阳谷 ,世人谓之太阳谷水。”《山海经•中山经》曰:“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橿杻檿褚,其兽多鹿麝,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毕沅曰:“在浔阳柴桑县,南与庐山相连。”因知柴桑(江西九江)曾为阳帝之都。九江原属丹阳郡,炎帝朱襄氏居丹阳。《春秋•古乐》高诱注曰:“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朱襄氏尚赤,因而朱即赤,《金瓶梅》曰:“太阳亦称赤鸟”,所以又称朱襄氏又称“赤帝”。赤帝为祝融氏别称,故而朱襄氏即祝融氏也。江西三面环山,九江为其门户,正好扼住长江咽喉,因此九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占据九江,不但拥有江西之地,还可以上控川湘;下控苏皖;威胁湖北。九江同时亦是江西的经济命脉,全省物资的进出,主要依赖于此;因而,九江的兴衰,即是江西的成败。赤帝祝融氏汤黎南逃,初以九江为都,是极有可能的,因丹阳为朱襄氏汤黎郡望;所以,江西汤氏居地则曰:“丹阳”。宋代安仁(江西余江)县丹阳村、江西南丰县丹阳村,均为汤氏望族的居所。 我帝汤喾时期,戎人发动叛乱,汤喾之犬盘瓠扫平叛乱,荣为驸马,封为南王,都于大越(浙江会稽)。盘瓠承传了汤古氏的族徽,因汤古氏是“太阳王”,故而太阳又称“金盘”。盘即盘,盘瓠即盘古也。因盘与汤同义互假,所以盘古氏即汤古氏。汤(唐)尧逼其兄汤挚退位,引起日御十日族的不满,汤(唐)尧则以曦和氏家族取代日御之职,分掌四时,因而引发十日族的叛乱。南蛮王猰貐参加了十日联盟,起而争霸;然而十日族战败,猰貐被射杀。《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曰:“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皆有道理。”猰貐承袭了盘瓠的犬图腾,因而猰貐被南蛮族称为“狗王”,猰貐战死后,南蛮族逃入江洲(江西九江)澎蠡湖,因盘与番同音互假,所以盘王又称“番王”。盘瓠族进入澎蠡湖后,其湖改称“鄱阳湖”,鄱即番也;因而可知,盘瓠族曾居住在鄱阳湖。至今,上饶地区仍称契为“猰”。南蛮族《过山榜》曰:盘瓠居汤错,其妻商女生十子三女,汤喾赐外孙子、外孙女为汤古氏、汤水氏、汤木氏、汤盘氏、汤元氏、错氏、盘氏、蝼氏、蚁垤氏、屠羊氏、女宫氏、公羊氏、顿丘氏,号称“汤错十三姓”。盘瓠以洞为居;《异域志》证曰:“瓠人负女入南山穴中,……于是帝封于长沙。”盘古王为汤姓,因而其地曰:“汤错”,其洞也必称“汤洞”。据《临川县志》记载:“临川有汤洞,古人居所。”因可知临川地区是南蛮族汤氏居地。随着南蛮族向江西赣南迁徙,盘古文化和盘古地名,也散布在赣州地区。《路史》注曰:“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会昌汉时属江西赣州于都管辖,于都原称“雩都”,盘古山在于都县盘古山镇。《新唐书•地理五》曰:“雩都上有金,天佑元年置瑞金监;有君山,有般固山。”般固山即盘古山也。至今江西于都地区仍保留有盘古祠、盘古帝庙,每年农历2月12日盘古诞辰日,当地群众均云集于此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并表演地方戏剧及民俗歌舞。南蛮族汤古氏、汤水氏、汤木氏、汤盘氏、汤元氏后融入江西汤氏之中。 百越族是女娲氏汤娥的后裔,汤(唐)尧时期,以江淮崇月部族扬粤为百越郡望,故而其地称“扬州”;其民称“阿婸(即我是汤人)”。因扬与阳同音通用,扬与汤同义互假,所以扬州又称“阳州”、“汤州”;扬粤又称“阳粤”、“汤粤”。汤(唐)尧末年,摄政姚重华囚禁汤(唐)尧,逼其禅位,姚重华篡夺王位,号“虞舜”。汤(唐)尧之子汤(唐)侯丹朱起而与虞舜争位,江淮扬粤部参加了丹朱部落联盟。虞舜平定丹朱部落联盟,扬粤族一部逃入浙江会稽阳滂里。汤粤在会稽发明的竹箭,被称为“筱簜”。《禹贡》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竹箭,亦作“筱簜”。大禹末年,扬粤参加防芒氏叛乱,大禹南狩大越(浙江会稽)诛防芒氏,并崩于此。《吴越春秋》曰:“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之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扬粤战败,逃入澎蠡(江西九江鄱阳湖),因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因而扬粤又被称为“阳鸟”。《史记•夏本纪》曰:“淮海维扬州,澎蠡即都,阳(扬)鸟所聚,三江即入,震泽致定,竹箭既布……贡金三品,瑶、琨、竹箭。”因而可知扬粤逃入澎蠡,并将筱簜技术传入江西,成为夏代江西诸侯国的贡品。夏后氏少康则将大越改封于其庶子于越,称“越侯”,领百越之众。扬粤是百越中的大族,崇奉始祖女娲氏汤娥,因而在江西地区崇月文化盛行。女娲氏汤娥因卵生百子,被称为“育神”,百越族认为:青蛙可以卵生百子,所以以蛙为图腾;因此女娲又称“女蛙”,吴越族子女则称“娃子”。女娲氏汤娥尝百草,发明中草药,因而被奉为“药王”。汤娥尝百草,几死复生,因而百越族认为其有七十变而不死,化为灵芝草。《山海经注》曰:“女娲古神女帝,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因蟾蜍(癞蛤蟆)是治病的良药,故而百越族称女娲氏为“蟾蜍”;女娲氏是月亮神,所以月亮又称“蟾蜍”。汉代之后,百越逐步与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傣族、水族、黎族、毛难族、仡佬族融合;宋代以后,百越族已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这是大汉民主主义利用所掌握的上层文化知识,强行将百越民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对“蛤蟆神”的崇拜,至今流传在江西抚州地区,而江西金溪县被认为是蛤蟆神的故乡。金溪县民间传说曰:宋代江西霍乱流行,百姓死伤累累,蛤蟆神显圣,治愈百姓,解民甘苦;故而,金溪县民间祭祀蛤蟆神之风盛行,至今不衰。仅此足以证明,虽然百越民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崇月文化仍在江西地区流行。百越族迁入赣南,崇月文化亦相继移入,因而在赣州君山上保留有女娲宫。《南康记》曰:君山,翠丽鲜明,遥望若台榭,名曰娲宫,亦曰女姥石山。山去盘固山五十里,上有玉台,方广数十丈,上有自然石室形。风雨之后,景气明静,颇闻山有鼓吹之声。”扬粤在民族融合中,逐渐消失于历史之中,扬粤中的婸民也融入江西汤氏之中。 春秋时期,宋桓公封三子荡原于汤(唐)邑(河南睢县),任司城、荡邑大夫。荡原之孙荡意诸承袭了宋司城、荡邑大夫后,则以荡为氏,被尊为荡汤氏始祖。荡意诸的侄子荡泽袭任宋司马、荡邑大夫后,其欲削弱公室而专国政。周简王10年(公元前576年)宋共公汤瑕卒,宋司马荡泽乘势杀死宋共公太子肥,赶走右师华元。但宋桓公胞族左师鱼石、少宰鱼府、大宰向带、大司寇向为人、少司寇鳞朱得知国人支持右师华元,五大夫为防止国人造反诛灭桓公家族,因而鱼石等迎请右师华元回国,并佯允华元讨伐宋桓公胞族司马荡译。谁知右师华元回国后竟率国人诛灭荡氏,杀了大司马荡译,立汤成为宋公。《史记•宋微子世家》曰:“共公卒,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司马唐山(荡译)攻杀太子肥,欲杀华元,华元奔晋,鱼石止亡,至河乃还。诛唐山(荡译),乃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荡泽子侄幸免于难者逃至安徽亳州,归附楚国,被封为荡侯。春秋时期,江西地区为吴、楚两国分域,为了争夺土地,吴、楚两国时而发动战争。周景王15年(公元前530年)冬楚灵王在州来(安徽凤台)狩猎,拜荡侯为楚军元帅,率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诸君统兵围攻徐国,以威胁吴国,楚灵王驻军干溪(安徽亳县)为之后援。周景王16年(公元前529年)5月楚公子弃疾等乘国中空虚发动叛乱,弃疾登上王位,是楚平王。楚灵王闻都城被叛军占领,而部卒多叛逃,乃逃至芋尹申亥家自杀。荡侯闻知楚国内乱,恐徐国联合吴国乘势夹击汤军,则下令辙围还楚,吴王夷未立即在中途设伏拦击楚军,荡侯战败退往豫章(江西),被吴、徐联军跟踪至此歼灭,荡侯被吴军所俘。荡家军为避祸而去草为汤氏,散居于江西地区,成为江西汤氏的一支。 秦始皇统一六国,于秦始皇26年(前221年)分全国为36个郡,江西属九江郡。秦始皇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中山郡(河北唐县、定县)人汤厚长子汤仲钟,避乱渡江迁于升州(江苏南京)为家。秦二世失德,汤仲钟随项梁举义兵,捍卫溪兴,而后奋志渡江,效命疆场,而克汉,功封英武公。西汉高祖6年(前201年)颖阴侯灌婴平定江南,析淮南设豫章郡,郡治南昌。汉成帝阳朔3年(公元前22年) 升州(江苏南京)上元小郊社人汤庆夫(又名汤庆父,殷庆夫),因避地震之灾而迁居豫章郡南城小浆市(江西抚州临川县)开基,被尊为江西殷汤氏鼻祖。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豫章郡属杨州部州六郡之一,豫章郡临川则为汤氏郡望。 汉桓帝时期,河南陈郡长平人殷(汤)封任谏议大夫,汉灵帝时出为冀州(河北)刺史,为避党锢之祸而辞官,迁居曲阿(江苏句容),被尊为江南殷汤氏鼻祖。东汉、三国时期,殷汤氏为曲阿望族。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在江西地区设江州,因江州为汤氏郡望,两晋时期,殷汤氏出了10几位江州郡守。西晋末年,中原爆发八王之乱;晋永嘉元年(307年)琅琊王司马睿渡江至建业(江苏南京),中原士大夫族不堪中原战火纷纷南渡,史称“衣冠南渡”。在北方士大夫南迁的浪潮推动下,曲阿(江苏句容)殷汤氏迁入江苏丹阳,由此丹阳成为殷汤氏郡望。东晋、南北朝时期,江苏丹阳殷汤氏世袭江西豫章、庐陵(江西吉安)太守,殷汤氏遂定居于江西南昌、吉安地区,成为当地望族。因而,南昌德胜门石头铺江有晋豫章太守殷(汤)羡的“投书浦”;豫章有晋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殷(汤)浩的千顷屯田;安成郡(江西吉安安福县)有晋冠军将军、上柱国、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安成郡太守殷(汤)仲堪的读书台。晋安帝元兴元年(403年)12月楚王桓玄逼晋安帝禅位,即皇帝位,国号“楚”,废晋安帝为平固王,迁其于浔阳(江西九江)。伪帝桓玄与殷(汤)浩、殷(汤)仲堪家族有世仇,殷(汤)浩侄孙、殷(汤)仲堪侄子、江州晋安郡(福建泉州)南府长史椽殷(汤)景仁,因此辞官避祸,追随废帝至浔阳隐居。晋安帝义熙6年(410年)广州刺史卢循乘刘裕北伐,出兵攻打豫章郡(江西),并占领浔阳(江西九江),殷(汤)景仁为避浔阳战乱,迁至浔阳负郭南村安家,因而浔阳成为殷汤氏郡望,殷(汤)景仁与陶渊明为邻,遂为好友。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刘裕出任太尉,慕名礼聘殷(汤)景仁为太尉参军,殷(汤)景仁欣然领命复出,官至宰相之职。南陈时期,江苏丹徒人殷(汤)构迁居江西永新夏阳开基,殷汤氏至此成为江州门阀。 隋时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唐玄宗开元21年(公元733年)设江南西道,辖洪州(南昌)、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江西宜春)、抚州、信州八州。唐高祖武德年间,江西抚州汤氏开始分流,据《汤氏宗谱》记载:唐高祖武德6年(621年)江西临川县小浆市人汤愈,迁居江西饶州安仁(余江)县兴安镇;唐高祖武德6年(621年)江西临川县小浆市人汤正夫,任唐礼部员外郎、待御史、刑部尚书,迁居江西饶州余干县南塘;江西永新夏阳汤氏,唐时迁居安成(江西安福)开基。与此同时,河南汤氏亦开始移居江西;据《汤氏宗谱》记载:河南陈郡人汤景行,生于湖南醴陵,为汤开运次子,唐任吉州(江西吉安)刺史,致仕后迁居江西庐陵(吉安)习溪桥横曲卷,其曾孙汤一奇,唐时分迁江西庐陵(江西吉安)城东笔仞山,成为当地望族。又据《汤氏宗谱》记载:河南陈留郡人汤振麟,为周汤太宝第36世裔孙,唐任湖北荆湖都统,功封中山郡,逝后追谥“文毅”,其族裔则称“中山汤氏”。汤振麟次子汤美先,唐时迁徙居江西南丰开基,为县中七大姓氏之首。唐安史之乱、黄巢之乱时期,江苏汤氏亦开始大规模迁居江西。据《袁州志》曰:“江苏句容人汤迪(《汤氏宗谱》称汤迪为苏州温坊市人),唐时历任金陵(江苏南京)节度使、江西袁州(宜春)刺史,官拜太尉,致仕后隐于江西宜春,因其治袁有功,立庙祀之。”又据唐代典籍记载:江苏丹阳人汤筼,唐末以文名著称于世,先后被湖南李巢、广南郑续、江西钟传礼聘为上宾,为平定黄巢之乱,多有谋划之功。唐昭宗天佑年间,汤筼弃幕归隐于江西临川县,其见国破家碎,伤心忧虑而逝,堪称烈士。又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苏溧水人汤君聘,汤承祖之子,唐末移居江西吉安府永新县西乡汤家渡开基。又据宋丞相晏殊撰《汤季珍传》记载:“公讳季珍,字君重、号宝亭,唐季以词赋获科名,任抚州路宣慰,奋身追贼,为国尽难,作一方保障,上嘉其‘忠勇’,敕封‘公’,葬抚(州)治北飞雁投湖山而是,时人民俱获安全,庙祀于长春地,答乃丕勋厥后,子孙藩行,衣冠济济,累世簪缨,莫非公之正气所钟是也”。据《汤氏宗谱》记载:汤季珍,江西苏州温坊市人,敕葬抚(州)治北飞雁投湖山。汤季珍长子汤夔,唐进士,授抚州通判,遂定居于抚州南门,历任督粮,厅监,郡丞,以别驾殉国难,追封临川郡。次子汤升,唐儒学,唐末迁居江西抚州临川县43都;三子汤德,唐赐进士,文林郎,唐末迁居抚州临川县柴埠口汤家港;四子汤复,唐儒学荐辟,官至州郡,唐末迁居江西抚州临川县云岭汤家寨;五子汤英,唐儒学,唐末迁居江西临川汤坊(温坊),守祖庐,因而临川再次成为汤氏郡望。 唐代,江西抚州、袁州、吉州、饶州、信州为汤氏郡望,这五州汤氏历代簪笏满朝、衣领相继,为世所称颂。唐末,因黄巢之乱,江西汤氏开始向外省迁徙。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西鄱阳人汤彦良,唐禧宗朝中进士,累官恩赐吏部尚书,升华益阁大学士,赠护国光禄大夫,其致仕后迁居浙江处州(丽水)青田县碧湖;又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西泰和汤氏,唐僖宗年间因避黄巢之乱迁居潭州(湖南长沙);又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西临川人汤德,唐末赐进士,迁居雍州(湖北襄阳)。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中央政府已经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权。唐哀帝天佑2年(905年),安徽贵池人、唐进士殷(汤)文圭以文章盖世,被誉为皖南文学领袖。五代时期,殷文圭协助淮南节度使杨渥占领江西全境,以开吴之功官至刑部尚书、司空。梁太祖干化2年(912年)杨渥弟杨隆演称吴王,是吴高祖,封殷(汤)文圭为千牛卫将军(一牛管300人),因此殷汤氏贵显吴国。吴睿帝天祚3年(937年)吴主禅位于齐王李升,改国号曰:“南唐”,殷文圭长子殷崇义官拜南唐宰相、封范阳公,因而其后裔称“范阳汤氏”,其族谱曰《范阳族谱》。五代时期,江西南丰县汤氏位居全县第7位大姓。由于江西战乱,江西汤氏开始向湖南迁徙。据《汤氏家谱》记载,后唐同光4年(923—926)江西泰和汤氏迁居潭州(湖南长沙),并分迁南湘乡县高田乡、湖南省韶山、湘潭、宁乡等地,号称“三湘汤氏”。江西《移民谣》曰:“ 同光二年下排江、请社之时寓益阳、仁倚分支三十代、汉琼各住几千房、汾水月堤同一族、麻山秀石一家邦、九元七祖宗支远、百子千孙福寿长、但有子孙绵远者、莫疏后代与前亡。”汤氏《移民谣》记录了江西汤姓自后唐同光2年(924年)开始移民湖南的历史,为我们了解先民的迁徙分布提供了历史依据。 宋太祖建隆3年(962年)4月宋定难节度使李彝殷遣使贡马300匹于银台,大臣奏其名犯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诏令其改名为李彝兴。殷汤氏家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父子名讳,改姓为汤,因而宋史称历史名臣殷浩为“汤浩”、殷仲堪为“汤仲堪”、殷鹏为“汤鹏”、殷文圭为“汤文圭”;称殷崇义为“汤悦”;称殷崇礼为“汤净”。周世宗显德6年(959年)7月南唐主李璟因避周军之锋,修建新都洪州(江西),更名为“南昌府”。宋建隆2年(961年)汤悦、汤净兄弟扈驾迁都至洪都(江西南昌)遂定居于南昌。汤文圭次子汤净(殷崇礼)出任抚州宣慰判官,其子孙散居于南昌、抚州、南城、南丰、武宁、金溪、萍乡、余江、余干、婺源等地,成为当地望族。据《汤氏族谱》证曰:宋初年安徽贵池人汤恂,迁江西萍乡定居,为宣风里汤氏始祖。宋开宝8年(975年)宋太祖遣宋将曹彬、潘美伐江南国(南唐),宋军自春至冬围金陵(南京)长达10月,江南粮绝,江南后主被迫出降,宋太祖封其为“违命侯”。宋太祖久慕南唐宰相汤悦文名,封其为陈县男,官光禄卿,汤悦奉旨迁居河南开封定居。 宋代江西地区隶属于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北宋末年,金军大规模南下,中原士大夫不肯当亡国奴,纷纷举族随宋高宗南渡。由于江西为闽浙湘粤鄂五省通衢,因而成为移民的首选之地。据《汤氏族谱》记载:湖北雍州(襄阳)人汤朝四,南宋初年避战乱,迁居江西临川县李渡镇柴埠口下汤村。又据《汤氏族谱》记载:南宋初年山东兖州汤有光迁居潭州(湖南长沙),其子祁阳令汤畴,分迁江西鄱阳,称“西汤”。又据《汤氏族谱》记载:南宋初年陕西西安人汤执中任宋太医院御医官,南渡迁居于江西永丰。由于南渡的客家人,不断地涌入江西,使江西人口迅速增加,至宋嘉定16年(1223年)全国人口为7681万人,江西人口则高达400余万,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宋时江西汤氏为全国汤氏第一大省,约占汤氏总人口的23.9%;而江西余江县为汤氏郡望,宋代汤氏位居全县四大姓之首。与此同时,江西汤氏亦开始向江西本省分流,据《汤氏族谱》记载:江西饶州安仁(余江)县兴安镇人汤忻,宋学士,迁居饶州余干县南塘镇;江西武宁湖滩汤氏,宋迁居江西靖安县庐田;江西武宁人汤文,宋迁居江西建昌(永修)县;江西南丰县义井头人汤念四,宋真宗年间迁居江西萍乡城南武功馆;江西南丰人汤励庵,宋时迁居信州(江西上饶)广邑32都汤村;江西临川人汤伯六,宋时迁居江西瑞昌县;江西临川人汤伯十,宋时迁居江西新建县;江西建昌(永修)汤氏,宋时迁居安仁(余江)县画桥乡。由于江西人口膨胀,宋代汤氏开始向外省迁徙。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西武宁荷山汤氏,南宋末年迁居陕西;江西武宁上举汤氏,南宋末年迁居云南滇南;江西南昌人汤正仲,宋代画派宗师,晚年避祸乱,举家迁居浙江黄岩;江西南昌铁树观人汤一郎,宋宁宗时期携三子汤万三迁居湖南临湘县祥院;江西南昌铁树观人汤万一,汤一郎长子,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迁居湖南平江县浆市乡;江西临川人汤伯九,宋时迁居四川;江西临川人汤朝魏,宋时迁居安徽休宁;江西余干瓦霄坝人汤道瑄,南宋末年宦游至河南光山县疗阳敖保(今属新乡县八里畈乡)汤北津,遂定居于此,其后裔散居河南新县、光山两县;江西余干南塘人汤惟忠,任宋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居安徽寿州;江西人汤兴,宋末迁居安徽桐城;江西鄱阳人汤彦,宋初迁居福建宁化,其后分迁福建长汀、上杭、武平县等地。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元至正20年(1360年)闰月徐寿辉部将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汉帝,在江西九江建立汉国都城。江西周安发动叛乱,投靠陈友谅,吴公朱元璋令大将汤和率军入赣围剿周安,连拔17寨,勇擒周安而还。元至正23年(1363年)8月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陈友谅战败自杀。其子陈理在武昌即立,坚守两年,最终向朱元璋投降,汉国传两世而亡。由于元末江西动乱,汤氏为避祸而四散迁徙。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西萍乡城南武功馆人汤孙绪,元惠宗至正13年(1353年)因江南农民起义,祖居被焚毁,人丁损失过半,为避祸迁居萍乡仁和坊;江西吉安泰和人汤成忠,元顺帝至正末年迁居江西萍乡高垅;江西临川人汤铁郎,元末为避战乱迁居江西广昌白水寨(今赤水镇);江西吉水人汤守桃,元顺帝至正年间迁居湖南益阳汾湖洲;江西抚州南门外崇钱观汤家村汤氏,元末迁居安徽凤阳县。而留居江西新建、宜春的汤氏,大多数汤氏则改为阳姓;因而,使江西汤氏锐减。 明朝建立后,设置江西省,后改为江西布政使司,汤和因祖籍信州(江西上饶),又因平定江西周安叛乱有功,故封为“信国公”。由于湖广支持汉王陈友谅,所以陈理出降后,湖广遭到朱元璋军队的残酷屠戳,乃至十里烟寒。明政府为了恢复湖广地区的劳动力,号召江西向湖广移民,史称“江西填湖广”。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西南昌府汤氏,明洪武元年迁居湖北孝感地区孝南区毛陈镇、湖北洪湖县;江西饶州府余干县南塘人汤昌,明洪武初年迁居到浠水(蕲水)县羊角桥;江西吉安汤氏,明洪武年迁居湖北蕲春县、湖北武穴县、湖北阳新县、湖北大冶县;江西吉水人汤仕庆,明弘治年迁居湖北金沙洲,再迁湖北金口;江西吉水人汤仕先,明弘治年迁居湖北黄河凌港,再迁湖北孝感县。江西汤氏,明时迁居湖南麻阳县隆家堡乡黄喇溪;江西鹅井(景)塘汤氏,明代迁居湖南永州宁远县鲤溪乡汤家亭;江西汤氏,明时迁居湖南卲东县;江西余干南塘人汤守宗,明洪武年迁居湖南益阳;江西南丰人汤商书,明嘉靖末年迁居湖南醴陵庄绵;江西饶州安仁(余江)县兴安镇人汤山郎,明洪武年迁居湖南攸县错绣乡;江西永新夏阳汤氏,明永乐10年(1412)迁居湖南茶陵县名塘(今红色农场),分迁茶陵县虎踞乡黄坪等地。同时,江西汤氏迁居其它省的有:江西南昌人汤锦,明洪武年迁居安徽肥西县南分路乡汤词村;江西南昌府人汤计议,明时迁居浙江乐清县翁洋镇;江西永丰人汤瑞采,明穆宗隆庆4年(1570年)中举人,任江苏太仓通判,致仕后迁居江苏盱江县;江西金溪县巴都人汤英,明洪武2年(1369年)从军至河南邓州,遂定居于邓州汤家镇;江西临川人汤来聘,明神宗万历年游山西太平(襄陵县),在此设帐讲学,遂定居太平县中黄里;江西临川府清江县人汤世华,明万历27年(1599年)随都督同知刘挺进驻贵州遵义(播州),参加平定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不幸战死于此,敕葬于遵义团溪,其子孙遂定居于遵义北田坝,后改为汤家坝;江西吉安泰和汤氏,明时迁居芜湖县万福村汤家坡。明代江西汤氏本省分流的有:江西南昌人汤云,明洪武年迁居江西靖安县官庄乡四房里;江西上饶广邑32都汤村人汤镛,明时迁居江西广豊县樟门;江西临川汤坊人汤裔繁,明初迁江西南昌县蒋港乡洋湾;江西永新田心人汤克昺,明时迁居江西萍乡郊溪;江西永新田心人汤士仰,明成化年迁居江西萍乡广寒乡;江西永新田心人汤士乔,明成化年迁居江西萍乡县东桥乡;江西永新夏阳人汤光炯,明时迁居江西抚州南门;江西永新夏阳人汤光焘,明时迁居江西萍乡。由于江西人口外迁,使江西人口迅速下降。据《临川县志》统计:明弘治元年全县78187户,35万人;明嘉靖31年降至68180户,11万人。为此,明代中叶,明政府从广东向江西移民,据《汤氏宗谱》记载:明代中叶广东焦岭县高思乡地区汤氏向江西各地移民,分迁江西万载县、江西赣州市寻乌县、江西泰和、江西会昌等县。 明崇祯年爆发陕西农民大起义,继之清军南下,江南各省备受战火蹂躏。清政府统一全国后,设置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清康乾盛世,为补充各省的劳动力不足,清政府从人口大省江西向全国各地移民。据《汤氏宗谱》记载:江西吉安汤氏三兄弟迁居湖南常德市汤家村;江西汤氏迁居湖南株洲;江西汤氏迁居湖南宁乡紫村;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拜歌,浦四公,字绍虞,清康熙年迁居湖南辰州沅市龙船坳;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拜熹,浛八公,字继虞,清康熙年迁居湖南沅州府麻阳县;江西永新田心汤氏迁居湖南灵县九都。江西九江汤氏迁居湖北黄梅县孔垅区孔东乡汤大墩;江西汤氏迁居湖北大冶市西畈乡大屋汤村;江西汤氏迁居湖北监利县;江西汤氏清初迁居湖北随州市;江西金溪浒湾镇富坊汤家汤氏,清初迁居湖北均州(今称丹江口市);江西汤氏迁居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江西临川汤氏迁居湖北孝感市毛陈镇;江西临川汤坊人汤能二,清代迁居湖广;江西临川湾溪人汤举细,清嘉庆年间迁居湖北汉阳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举初,清嘉庆年间迁居湖北随州府新城街;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成澎,清咸丰年间迁居湖北麻城独杨树;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最五,清代迁居湖北武昌府江夏县。江西赣州汤氏,迁居安徽枞阳浮山;江西九江汤氏迁安徽贵池;江西汤氏迁居安徽巢湖栏杆村乡汤河;江西南昌汤氏迁安徽合肥西乡官厅镇林柯汤村;江西临川汤氏迁居安徽天池;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梦菊,槐四公,清雍干年迁居安徽徽州府婺源县。江西汤氏,清代迁居云南思茅;江西武宁人、清府国学生汤铭、汤良臣、汤文炜、汤文焕等,清代迁居云南普洱;江西临川人汤韵高,清同治13年(1874年)迁居云南。江西武宁人汤和枧,清代迁居福建甫田县官笼坪;江西南丰人汤世潆,字鹤汀,清嘉庆年游遍大江南北,晚年迁居福建,清道光11年(1831年)作《东厢记》传奇。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毛元,字乃来,德修公,清道光年迁居福建;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名承,字朋来,元绍公,清光绪年迁居福建顺昌县石溪口。江西武宁人汤和托,清代迁居贵州省;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贤初,字资尹,道嵩公,清乾隆年迁居贵州;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举元,清嘉庆年间迁居贵州省龙场;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女元,字癸廷,德顺公,清光绪年迁居贵州。江西南丰人汤永宽,汤来贺三子,清雍正年因反清株连,发配河北沧州城北水月寺,遂定居于河北沧州城北,其后为沧州富户,民国时期因受土匪打劫,迁居河北南皮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盆,字谦受,体七公,有文声,清康熙年迁居浙江开化县马金市,其与浙江严州遂安进士余士依、进士姜士笼、翰林詹铨吉相友善,联为“四友”;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联兴,字谦持,清道光年迁居浙江宁波府北门;江西临川汤坊人汤文礼,迁居浙江;江西南丰汤氏,清代迁徙浙江江山县坑头村,再迁浙江建德市白沙地区林村汤家,分衍为白沙、汤家、小古洞、巴岭岑许村四支;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永发,字淮清,明久公,清道光年迁居浙江杭州;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犀六,迁居浙江平山县莲塘里;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熊十,清代迁居浙江常山县白石。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道亮,杨七公,清乾隆年间移居四川酉阳州秀山县石堤镇;江西临江府大石板村人汤家龙,清嘉庆18年(1813年)迁居重庆市彭水县畲家湾(今高谷乡青山村);江西临川人汤子敬、汤子善兄弟,清光绪年迁居重庆市,成为当地首富,享誉西南。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道山,清雍乾时期迁居河南双城县牛山;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成科,清咸丰年间迁居河南确山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敷七,清代迁居河南确山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恭九,清代迁居河南固城县桥口;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奇阳,清代迁居河南泌阳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柏,澹八公,清雍正年迁居广西兴安县朝塘。 清代江西本省汤氏分流:江西星子汤氏,清代迁居江西德安县高塘;江西武宁人汤平淼,清末迁居竹湾岑上,再迁江西万年县城;江西永新市江汤氏,清代分迁江西莲花县升坊、平水,江西安福县杉溪、高窑、同睦,庐陵(吉安)上邳、上湖、冈夏、玉成山;江西南昌人汤雨,清代迁居江西余干县;江西南昌人汤国初,清乾隆年间迁居江西进贤县港头村;江西南昌洋湾人汤国元,清乾隆年间迁居江西南昌瑶湖安溪;江西南丰汤氏,清乾嘉年迁徙江西金溪县对桥汤家村;江西临川汤氏,住一公,清代迁居金溪浒湾;江西临川汤氏,清代迁居江西金溪石泉;江西临川汤氏,清代迁居江西金溪县左坊镇善山汤家;江西临川汤坊人汤攻玉,清代迁居江西广丰玉山县周村;江西临川汤坊人汤遇春,清代迁居江西崇仁县株树下村;江西临川汤坊人汤忠保,清代迁居江西宜黄县石山岩村;江西临川汤坊人汤义高,清代迁居江西崇仁县焕桥;江西临川汤坊人汤会保,清代迁居伏元村开基;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彩元,字文瞻,松六公,清乾隆年迁居江西广信府弋阳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羽胜,浦七公,清康熙年迁居江西饶州府安仁县大桥;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协泰,字葆真,德执公,清道光年迁居江西赣州府;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钟英,字和彩,元亮公,清光绪年迁居江西南丰宽都;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增二,字河清,居江公,清乾隆年迁居江西东乡县十都;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道仁,清雍乾时期迁居江西九江府瑞昌县社南;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道焕,清雍乾时期迁居江西余江县邓家埠;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保元,德高公,清光绪年迁居江西崇仁县十都;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贤生,德源公,清光绪年迁居江西九江官山;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成湘,清咸丰年间迁居江西贵溪县汝口渡;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成绣,清咸丰年间迁居江西新建县新兴街孺子阁;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成翔,清咸丰年间迁居江西崇仁县小山;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成十,清咸丰年间迁居江西上饶县双溪口;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举德,清嘉庆年间迁居江西万年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梦会,槐三公,品行卓越,诗酒一生,清雍乾年间迁居江西余干县白虔墟;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仲玉,月六公,清代迁居江西东乡县桥东陈;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仲贤,清代迁居江西余干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执权,清代迁居江西南昌青洲湾溪壹林村;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一阳,清代迁居江西饶州府波阳县桐梓渡;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犀五,清代迁居江西德兴县万村;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犀二,清代迁居江西乐平县鲁丹山;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双桂,清代迁居江西饶州府波阳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必达,清代迁居江西新建县金盟山;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峰龙,清代迁居江西崇仁县;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攻玉,清代迁居江西玉山县周村;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忠保,清代迁居江西宜黄县黄石山岩;江西临川李渡镇柴埠口人汤贵山,清代迁居江西金溪县左江村;江西南昌人汤起瑞,清光绪15年(1889年)中举人,迁进贤县四图乡。江西余干南塘汤氏,清代迁居江西波阳县;江西丰城(新建)松湖汤氏,清光绪年迁居江西奉新县赤岸汤家;江西东乡汤氏,清代迁居江西余江县;江西乐平汤氏,清代迁居江西余江县;江西全南县中寨瓢胡村人,清同治9年(1870年)迁入江西龙南县玉岩乡水东村。明清有句俗语:“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四川填贵州。”因此,可见湖广、四川、云贵之人都是江西人的后裔。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民国15年(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正式设立南昌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建立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江西为中国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5万人之多。民国18年(1929年)在红色革命风暴的影响下,江西余江县汤万福、汤报古举族参加工农革命,组建苏维埃政府,建立赤卫队,送子弟参加红十军,保护红色政权。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余江汤家牺牲惨重,因而号称“余江首户”的汤姓,今在县中也只是一个中小姓氏。据江西各地县志统计:江西汤氏历史分布为泰和县汤氏烈士5人,永丰县汤氏烈士4人,永新县汤氏烈士84人,兴国县汤氏烈士15人,宜春县汤氏烈士94人,吉安县汤氏烈士18人,吉水县汤氏烈士6人,莲花县汤氏烈士3人,赣县汤氏烈士14人,寻乌县汤氏烈士28人,铅山县汤氏烈士9人,广昌县汤氏烈士6人,贵溪县汤氏烈士8人,铜鼓县汤氏烈士14人,弋阳县汤氏烈士23人,瑞金县汤氏烈士10人,宁都县汤氏烈士4人,崇义县汤氏烈士48人,萍乡县汤氏烈士51人,万载县汤氏烈士17人,万年县汤氏烈士9人,余干县汤氏烈士11人,余江县汤氏烈士49人,横峰县汤氏烈士19人,德兴县汤氏烈士7人,黎川县汤氏烈士5人,福安县汤氏烈士6人,资溪县汤氏烈士5人,新干县汤氏烈士2人,临川、万安、遂川、乐安、上饶、星子、安义、婺源各一位汤氏烈士。由于国民党政权对江西革命苏区进行了五次残酷的围剿,使江西人口锐减,而江西汤氏人口亦从全国汤氏人口第一位,将至全国汤氏人口第二位。现江西汤氏郡望为江西南昌县、江西进贤县、江西临川县、江西崇义县、江西万安县、江西于都县、江西南丰县、江西永新县。 《中山汤姓源流》共计182万字,原稿210万字,欢迎出版社前来洽谈合作出版事宜,欢迎印刷厂前来洽谈印刷事宜 联系人:汤锦程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