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选自《汤一介传》,汤一介口述,李娟娟整理,新华出版社2011年9月版) 汤一介1927年在天津出生时,他的父亲汤用彤正在天津南开大学担任教授。一年后,南京东南大学改组为中央大学,汤用彤教授又来到南京。1931年,汤用彤教授来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这期间汤用彤教授还经历了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的任教。虽然汤一介从没有回过自己的家乡,但他在填写自己的籍贯时,总是工工整整地写上:湖北省黄梅县。这无疑源于汤一介对汤氏家族的浓浓深情和念念不忘的家风家训。 汤一介的家乡湖北黄梅县坐落在长江岸边,江对面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庐山。黄梅的汤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汤一介的太祖父。汤一介曾这样回忆:“我的家族从祖上说,算不上什么世家大族。大概从我的太祖父正谊公起只是当地的一个小小的乡绅。原来我们家是在江西永丰,到了我的太祖父正谊公时已迁至湖北黄梅县孔垅镇东厢” 汤一介的太祖父正谊公,一生都在黄梅乡下勤勤恳恳做教书匠,其最引以为豪的是教出了3个进士,而其中的一个就是汤一介的祖父汤霖。太祖父正谊公因为学问深厚,又善于循循善诱教书育人,所以自号引轩,亦称引轩公。这在当年同邑解元黄经塾《引轩公碑文》中曾有记载:“塾与敬亭(按:敬亭为正谊公侄)、晓峰同庚,二君受业引进之中,引轩世伯老先生,世伯平日以小学教人,善于引蒙,故自号引轩,要之弱冠壮岁,皆在引进之中”此外从当年清朝朝廷的《制诰》中记载可知,汤一介的太祖父引轩公当年虽“绩学功深”、“为文鸿博”,但终未得功名,仅“赐副举人”,后因汤一介祖父之关系而“ 赠封政大夫”。 汤一介祖父的父亲即其曾祖父,讳立贤,字谦吉,号莘夫,虽只做到相当于知县师爷职位的差事,却也是非常注重学术之人,并曾力助当年湖北省总督胡林翼治理水患。据《汤氏宗谱·艺文志》记载:“汤固大族,聚而居者百数十家,岁又屡 ,晓峰公馆谷所入,恒不能供食”,于是曾祖父“年十六遂慨然弃学子业,偕佣奴杂作,每负担行。行拢亩 ,必挟一册自随,且行且读,人以之比朱翁子云”。咸丰初乱起奥西,乃及黄梅等地,曾祖父以乡团助胡文忠公等官兵,运粮馈饷,故以军功得出监生保以县丞候补。因孔垅地势下,十岁九淹,曾祖父于是创议修拦湖堤,得县官许而委任之。十年之间“履荆棘,践蛇虺,口授指画心计,暴烈日中,汗如釜蒸”,“罔敢少休”。后堤工告成,三十年不知水患。 当年汤一介的曾祖父虽一生不曾为官,但除身体力行“偕佣奴杂作,每负担行”、“运粮馈饷、修拦湖堤”之外,却更是“好读书,尤喜《左传》,年七十余背诵不遗一字。遇事敢为,治家严而有法,以故乡之人,族之人咸畏敬之,称祭酒焉。瘢偑霖成进士,官知县,功得 封”。 从这些取自《汤氏宗谱》等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长江岸边湖北黄梅的汤氏家族自汤一介的祖父前三代即为有学问之人,并多以读书、教书、授徒为业,所以从汤一介的太祖父正谊公起,汤氏家族或者就可以称为“诗书之家”。 汤一介的祖父汤霖,字崇道,号雨三,道光庚戌年(1850年)出生于家乡湖北黄梅,光绪十六年中进士,做过几任知县,后多任甘肃乡试同考官,并于1906年与陈增佑等合办甘肃省优级师范学堂,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享年六十四岁。 汤一介的祖父在他出生13年前就去世了。汤一介甚至都没有见过他祖父的画像或者是照片。虽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但祖父在汤一介心中的地位却是无人可替代的,因为他的祖父为汤氏家族留下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家训。祖父告诫他的后人,做事情不要逃避困难,也不要逃避责任。祖父还曾为汤家留下了一张拓片,那是代表了祖父最辉煌的进士碑拓片。祖父在光绪十六年考中进士,因此他的名字被刻入进士碑。现在那块进士碑依然立在孔庙里,只是由于年久风化,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 此外,汤霖先生不仅力主实施创办新式学堂,而且先后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即汤一介的伯父汤用彬、父亲汤用彤分别送进新式学堂学习,这亦可称为汤霖先生接受新式教育的明智之举。汤霖先生的长子汤用彬年长汤用彤10岁,早年考上清朝举人,后赶上清朝末年改革教育制度,20岁考进同文馆主学俄文,汤用彬也就随着朝廷的教育改革再没有得到考取进士的机会。民国以后汤用彬做过国会议员,后一直居住在北京,其间任北京市市政府主任秘书一职时间最长。汤用彬曾入国立分科大学学习,主修国史,毕业时被授予文学士,其诗文和书法造诣颇深,故有诗人和书法家之称。汤用彬因长期居住北京,十分熟悉北京地区的人文地理,又因擅长文史,故汤用彬还曾主编了一部《帝都景物略》,该书主要对北京地区的地理、各景区作了详尽介绍。由此可见,汤一介的伯父汤用彬虽官至当年北京市市政府主任秘书,但仍不失为一文学造诣较为深厚之文人。 关于汤用彬,在湖北黄梅老家的《汤氏宗谱·学绩志》和《汤氏宗谱·仕宦志》中也都有记载。其一:“汤用彬,字冠愚,壬寅(1902)顺天乡试,挑取 录译学馆,毕业奖举人,升入国立分科大学,毕业授文学士,主修国史。著有《新谈往杂著》十种,《河翔览古诗辑》八卷,《燕尘拾遗》、《新京明绩考》、《北洋军志》及诗文稿待梓”。其二:“用彬,字冠愚,历官陆军部主事,湖北省参议会秘书长,湖南都督府秘书长,交通部参事上行走,第一、二届议员,执政府机要秘书,善后会议专门委员,国史馆协修,国务院国史编纂处长。” 汤一介的父亲汤用彤,字锡予,是汤一介祖父汤霖的小儿子。1893年出生在甘肃省渭源县,1908年入北京顺天府学校,1911年辛亥革命后考入清华学堂,1918年赴美留学,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汉姆林大学,1919年转入哈佛研究院,1922年由美国回国后,一直在大学教书办学。1931年应胡适之聘到北京大学做教授,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以后一直没有离开北大,直到1964年在北京逝世。 汤一介,1927年出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自此以后均在学校教书。据此,可以说长江岸边黄梅县汤氏家族的汤霖、汤用彤、汤一介三代均以教书办学为业,他们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家训而无愧于书香世家之风。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