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下汤村汤、朱两姓,一向和睦相处,互通婚姻,亲戚相叠,有着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深厚情谊。可是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却掀起了一场争地纠纷。起因是朱姓买了一块地修建祠堂,在工程进行中发现这里原是汤姓太公的墓址。太公坟被挖,汤姓当然不肯,出面阻止,双方相持不下,告到县里,双方都有据有理,县太爷决断不下,便把这块地封为“发地”。汤、朱两姓都不肯草草了事,继续上告,这场“发地”官司从前清打到民国,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劳民伤财,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谁也没有捞到好处,只是便宜了那些吃官司饭的。直到1935年,时任国军第89师师长的乡党汤恩伯回乡祭祖时,托县太爷徐人骥等出面调停。此事有汤恩伯出面自然生效,连国民政府也十分关注。汤恩伯一面大吹大擂的给朱姓祠堂送去“理学明经”的匾额,意思是姓朱的是老夫子朱熹的后代,个个都明事理懂事非的聪明人,把朱姓的人说得熨熨贴贴;另一面在“发地”上重修了汤始祖坟。蒋介石知道后,为了笼络手下将领,给汤姓祖坟题写了“中山发祥”四个字的墓碑。至此,一场持续了六十年的“发地”官司方告结束。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