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新郑轩辕故里,一尊汉白玉黄帝像十几年来吸引了许多海内外华人来此朝拜。新郑是黄帝故里,每年在此举行的拜祖大典寄托了很多人的寻根之梦。新郑黄帝像也成为近年来海内外华人心中的河南新地标,因为它寄托着多少炎黄子孙对这位伟大祖先的崇敬和追思。 黄帝,这位上古时代的伟人缔造了中华民族的雏形,引导着他的子孙一步步进入文明时代。长久以来,黄帝生于何处,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20多年前,“黄帝故里在新郑”逐渐成为史学界主流意见,而新郑拜祖也逐渐由民间活动上升为官方仪式。近些年来,富有人文气息的各种寻根热开始在华夏大地升温,其中包含着人们对祖先的朴素感情,也寄托着通过增强民族凝聚力来共同建设家园的美好心愿。 □记者朱金中文李康图 黄帝故里在新郑 9月3日下午,新郑市轩辕故里的百家姓广场,76岁的赵国鼎老人指着正北方的轩辕祠说:“过了轩辕祠,后面就是祭拜黄帝的广场,每年祭拜黄帝都在那儿举行。” 赵国鼎现任新郑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20多年来,或许是因为他的“狂热”,才有了现今为国人瞩目的拜祖大典。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赵国鼎刚上小学,当时他就听村里老人们说,人文始祖黄帝就生在新郑的具茨山,新郑就是黄帝的出生地。这之后几十年岁月如梭,他没有再注意到这个事情。直到1983年,一次出差改变了赵国鼎的生活。 那一年,尚在新郑县城关经济联合社工作的他到海南出差。三亚市某单位一位姓黄的秘书得知他来自新郑后格外亲热:“咱是老乡啊,我们村叫河南村,全村人都是南宋时从新郑迁过来的。”黄秘书告诉他,由于村里人自认是黄帝的后裔,因此全村人都姓黄。 赵国鼎也非常激动:“新郑是黄帝故里,有轩辕祠,有空回家乡看看。” 20多天后,当黄秘书真的带着十多位乡亲来到新郑时,接待他们的赵国鼎非常惭愧:“轩辕祠改作他用了,啥都没有了,连清代立的石碑都不知道弄哪儿去了。” 黄秘书临走时告诉赵国鼎,如果黄帝故里在海南,肯定开发得比河南要好,要搞得风风光光的,让全世界华人都知道,因为那可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客人的话深深刺痛了赵国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全世界都知道黄帝故里在新郑! 要让黄帝故里的名声走出去,必须确认一个事实,那就是黄帝故里就在新郑,这需要史料来证明。“当时有几种说法,有的说黄帝故里在山东,有的说在河北,还有的说在甘肃。我就到县志办、文化馆去查资料,但很泄气,除了县志上说有一块清代立的轩辕故里碑外,其他都找不到资料,而且这块碑现在也找不着了。”赵国鼎有些不甘心。 从1983年开始,赵国鼎开始往山东、南京、北京各地跑,查阅相关档案,为的就是给黄帝故里正名。其间,他丢掉了工作,但仍执著地奔波于各地档案馆。 1985年,在中华书局一位新郑老乡的大力支持下,赵国鼎在《国语》中查到了如下记载:“黄帝炎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国,今郑也”。郦道元的《水经注》等一些史料也证明新郑是黄帝故里。同时,文物考古部门也证实,在已知道的11处黄帝遗址中,新郑有6处。 赵国鼎的努力,逐渐得到了新郑有关方面的支持。1990年7月,在郑州市政府支持下,有关部门在郑州召开论证会,专家基本认同了“黄帝生于轩辕,建都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的说法。 盛世大典拜先祖 确定黄帝故里在新郑,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让黄帝故里的名声走出河南,走向世界,才是赵国鼎最大的心愿。在这场弘扬黄帝故里的“攻坚战”中,赵国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很多战友,今年71岁的刘文学老人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当年新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我就给政府领导写信,提出一 个没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城市,无论建设得多么豪华,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建议把新郑建设成为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卫生城市。”刘文学如是说。 两位老人对于新郑如何打好人文这张牌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意见,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1990年,是“转折性的一年”。黄帝故里开始修复,并于1991对外开放。景区有前庭、大殿、东西配房,分为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轩辕丘区和黄帝文化艺苑区。“1991年后,黄帝故里经过了几次大规模的扩建,已经达到了占地100多亩,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为了搞好那一年的拜祖大典,修建了拜祖坛,现在的轩辕故里景区比原来的面积扩大了10倍。”刘文学说,2000年,轩辕故里景区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轩辕故里的核心区域,最为瞩目的就是一尊汉白玉黄帝像,这尊黄帝像高5.19米,右手持剑,面容庄严,炯视远方。“每年农历三月三,海内外华人都会来此祭拜黄帝,以表达自己不忘故土之意。”刘文学老人说。 1990年春,世界华人社团总会到新郑拜祖,揭开了海内外华人新郑拜祖的序幕,此后,民间各种社团不断到新郑黄帝故里祭拜。从1992年开始,新郑市开始每年举办炎黄文化节。2000年的千禧之年,拜祖大典升格为省旅游局主办。2006年,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协主办,同时,央视首次对新郑拜祖大典进行直播。2009年,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 规格的提高,规模的扩大,让拜祖大典也成为新郑乃至河南的“黄金名片”。 客家人根在中原 “河南是全世界华人的根,海内外华人到河南寻根近20年来逐渐掀起热潮。”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副会长林坚女士说,寻根热大致有一个脉络就是“炎黄文化—姓氏文化—客家文化”。寻根的起点是海外,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是中原河南。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姓氏之根的河南,理所当然地成了海内外华夏子孙姓氏寻根的集中地。 “黄帝有25子,后发展为25宗,有12个姓氏,经过发展演变,现在中国姓氏的90%都是黄帝的后代。”刘文学如是说。河南省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3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171个;其中前100个大姓中有77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 炎黄子孙,出于中原,对于不少客家人来说,能在有生之年回故土拜祖是最大的心愿。1990年5月,世界同源会会长赵金海到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并捐出善款,开海内外华人到中原大地朝拜故土的先河。“1992年9月,泰国林氏宗亲总会到卫辉祭祖,是我省第一次大规模华人探亲活动。”当时林坚还在省侨联任副秘书长,据她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海内外华人回乡寻根探亲热潮虽然刚刚起步,但国内对这些远方的客人热情高涨。 这之后的十多年间,无数海内外华人到中原故土寻根,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客家人。“随着大批客家人到河南寻根祭祖,我们就提出一个想法,要申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这个想法得到了省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副会长陈可坚说,当时申办的有江西、四川、河南三地,竞争非常激烈。 “河南有一个优势,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就是根在中原,客家人的根在河南,河南举办客属恳亲大会是相当有分量的。”林坚回忆说,2003年10月,在郑州举办的第18届客属恳亲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当时的盛况成为往事,但回忆永远留在客家人的心里。今年9月,来河南出席省侨联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的曾宪梓先生在一次用餐时,宾馆工作人员特意播放了当年曾先生在恳亲大会上的影像。“曾先生在那届大会上说,这是世界上办得最好的一届恳亲大会。”林坚说,曾宪梓先生对河南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多次说:“河南是我的老祖宗(地)。” 寻根热促进交流 中原是海内外华人根之所在,如何打好寻根这张牌,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是很多地方正在努力的方向。 1992年,新郑举办第一届炎黄文化节时,仅仅是举办了仪式较为 简单的拜祖活动,然后搞了4次物资交流会。随着观念的更新和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招商引资也成为重头戏。到了2009年拜祖大典时,郑州市经贸推介活动签订合作协议涉及总金额73亿元。 客家人到中原寻根,寻找的不仅仅是对故土的思念,也带来了回报故土的一份热情。“当时省里给我们要求,至少要来1000名海内客家人,1000名海外客家人,最后来了3000多人。”曾担任第18届客属恳亲大会秘书长的林坚说,很多客家人一听说在河南举办,争相要求来参加。已经72岁高龄的周振海先生两岁就离开祖国到了马来西亚,当他踏上中原的土地后,激动地说:“这次回来我才知道我们的根在这里,我回来得太迟了,但这趟太值得了。” 2003年的客属恳亲大会也是一次经贸合作的盛宴。大会召开的短短3天里,河南共与海内外客商签署35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达27.2亿美元。郑州市签约31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河南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寻根热正在河南各地升温:淮阳是太昊伏羲陵所在地,华人华侨公祭太昊伏羲大典已经成为当地主打的一张“黄金名片”;在老子故里鹿邑,老子文化开发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2008年召开的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备受世人瞩目。据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共接待过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总人数30多万人的寻根谒祖团。世界陈氏、世界郑氏、世界谢氏等宗亲总会,都曾多次组织世界各国相关宗亲团体来河南寻根祭祖。 寻根之旅连接着经济之旅,1992年12月,荥阳举行世界郑氏宗亲荥阳祭祖大会,目前已与世界各地的57个郑氏宗亲组织及8.7万个海内外企事业法人建立了联系,海内外郑氏宗亲还捐资500多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2004年10月在河南周口市举办的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共签订合同项目51个,总投资额达63.58亿元人民币…… 寻根热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凝聚家国情怀,当然也会在客观上带来经济交往和投资合作。对此,河南地理经济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河南是文化大省,要做成文化强省,就得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本地经济更好地发展。“目前有一个问题亟待改进,就是一些地方开发文化资源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文化是无形的,如何把它们直观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很强的策划意识。”冯所长认为,河南文化资源空间巨大,内容丰富,各地必须有舍有弃,抓好自己的主打品牌,形成错位竞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文化强省。T ●推选理由●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刘文学: 黄帝故里文化内涵是根文化和朝圣文化,其本质是民族认同和国家大一统的认同,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真谛。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 炎黄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五千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 | ||
本文来自 汤氏会社:http://www.tangshi.org 这份报导的永久网址是: http://www.tangshi.org/view.php?file=show&contentid=3273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