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有3600年的建都史,称过府,称过州,称过县,但不管称呼如何,治所也都是今天老管城的这块地方。省府在它的北门之北,市府在它的西门之西,今天的市中心二七纪念塔,那是大文豪苏东坡兄弟送别之处。“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可见北宋时那还是管城郊外。只是到近代通了火车,成了省会,郑州才有了沧桑巨变。巨变前的郑州境况如何?巨变前的百姓怎样生活?我们的子孙借助课本可以了解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却不一定知道50年前祖辈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细节。
从2004年的5月22日开始,9位学者开始寻找那些曾把生命献给郑州的“老郑州”们。150余位70岁以上的老人,100多天上千次的辛勤采录,终于勾勒出了“老郑州”的大致轮廓。
正因为此,我们选择了《图文老郑州》,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摘编该丛书中的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老街道、老店铺、老匠作、老庙会、老风物……这一幅幅民俗画卷,将带你走进记忆中的老郑州。
今天在郑州城东路南段和城南路北侧,我们仍然能看到高大坚实的夯土城墙,闲暇时来了兴致,还可以上去走一走,浏览一下墙内外的风光。如果你要问起城墙的来历,随便一个人都会给你讲一段关于城墙的历史。但在50年前,却没有人知道他们每天漫步、玩耍的这道土城墙已有3600年的历史,是商汤王时代筑成的王城遗存。
意外的发现
l955年秋天,为配合修路铺设管道,考古人员在城东部白家庄一带进行考古发掘,他们发现在商代文化层下面叠压着很厚的夯土层,夯土呈淡红色,十分坚硬,由于这里地势较高,怀疑下面是商代大墓,便在周围做考古钻探。可是夯土层却向东南和西北两侧延伸,远远超出一座墓的规模。
这厚厚长长的夯土层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是商代的一条防水堤坝吧。沿着夯土层的走向继续探察,这个推测也不对。夯土层向东南延伸的一端由白家庄沿城东路西侧折而向南,与郑州老城东城墙连到了一起;夯土层向西北延伸的一端从白家庄西侧向西与紫荆山的夯土接到了一起。穿过紫荆山沿金水大道南侧继续西伸,到河南省军区南院,再沿杜岭街东侧折而向南,与郑州老城西城墙夯土相接;而南城马路和熊儿河北侧的郑州老城南城墙也是相同的夯土墙。将这四面夯土墙相连接,就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古城垣。这是一座比安阳殷墟还要早的商代前期城址,巨大惊喜一下子让专家们呆住了。
历经3600年风雨
经考古发掘研究,这座城池是商代初期商汤王时修筑的首都亳城,至今已有3600年。城址呈五边形或说是近似长方形,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均为l870米,周长近7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西城墙和北城墙西段破坏较重,残墙大部分被埋在地面以下,东城墙和南城墙的大部分还保留在地面上,这就是我们今天在郑州市城东路南段和城南路东段依然能看到的高大城墙。
城墙底宽20~30米,顶宽5米多,高约l0米,城墙四周共发现11个缺口,有的缺口可能是原城门所留。城墙系用土夯筑而成,夯层厚度一般为8~10厘米,也有厚达20厘米或薄至3厘米的。
根据全部的城墙长、宽、高计算,总夯土量为87万多立方米,夯前挖土量约174万立方米,在当时主要以木、石器为劳动工具的情况下,需要两万人连续工作三年才有可能完成。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出现在3600年前的商朝早期,也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了。
郑州老城墙也不单纯是商代亳都城墙,春秋战国以至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所修的管国、管城、管州、郑州、郑县的城垣都在原商代城墙上叠压。而郑州商代夯土城墙也正是由于被后来历代修筑城墙所利用和覆盖,才得以历经3600年的风风雨雨而保存下来。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殷后,建立起周朝。他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东方被征服的地区,防止商朝遗民作乱,便封其弟姬鲜于管,来监管商王后裔,称管国,姬鲜亦称做管叔。管地殷时称关,音义与管相通,西周时称管,即原商代亳城所在地。管叔姬鲜建立管国后,为了巩固其封国的统治,便修建加固都城管的城墙。管城城垣是在原商代城垣的基础上用土分层夯筑起来的,两城大小基本相同。城垣近似长方形,周长近7公里。秦代管城的城垣大小就基本保持在这个基础上。
汉代重新整修城垣时,城区面积和城垣规模较春秋管国、战国管城时都稍有缩小。北城墙向南移筑到现在的城北路南侧一线,而东、西、南城墙仍以商代城的南城墙和东、西城墙中南段为基础,进行增高加固。这个城垣范围被以后历代以至民国的城市管理者所保持,一直没有更改。
今日老城墙
由于战火和城市发展,四城门相继被毁被拆,东城门最早毁于战火,接着西城门在城市发展中扒掉,南北城门多存留了几年,最终还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消失了。随后,西城墙和北城墙大部、南城墙西段也陆续被拆被毁,东城墙和南城墙东段只剩下了土墙。近些年来,政府对所留城墙实施了保护性措施:城墙里外壁均用花砖砌护坡面,空间植以草被。城墙上种植各种树木,如杨柳、松柏、柿树、核桃树及各色花树灌丛。人们可以在上面散步、乘凉、玩耍。
夏季的一天笔者到老城墙上走了一遭。那是一个周末的早上,我从商城路口登上了十几米高的东城墙,晨练的人们还未散尽,玩耍的孩子、读书的学生和乘凉的老人已经来到。几个玩空竹者正一边抖得空竹嗡嗡地响,一边交流、切磋技艺。
是啊,当你站在这浓缩了3600年历史的夯土墙上时,说不清脚下踏着的是商代的夯土,还是秦汉的墙垒,抑或是宋元的城垣、明清的遗迹,你就不能不被深深地感动。
本文来自 汤氏会社:http://www.tangshi.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