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斌(公元1627-1687),清初理学名臣。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谥号文正。河南睢州人。出身明朝阀阅旧族,崇祯十四年应童子试,十五岁前读毕《左传》、《战国策》、《公羊》等书,汤斌以汉人知识分子率先入仕满清并大力推行清政府所倡导的文化政策,禁坊间出版物。但生活简朴,为时人所称。一生清正恭谨,实践朱学理论,所到之处能体恤民艰,弊绝风清。但有同僚称其“伪道学”,康熙帝也说他“不能践其书中之言”,近代革命家邹容更称其为“驯静奴隶”。加礼部尚书衔辅导太子,改任工部尚书,未一月忧惧而死。著有《汤子遗书》等。 顺治九年(1652),汤斌中进士。 顺治十二年,出任陕西潼关道,上任之时,他买了三头骡子,主仆各坐一头,另一头驮著两副破旧 被褥,一个竹书箱。在此期间,他率领清兵擒获了南明抗清将领李玉廷,出仕之初就为满清政府镇压本民族的反抗立下了功劳,受到清朝廷赏识。 顺治十六年,乞假归养。 康熙五年(1666),从学于明清之际的著名理学家孙奇逢。朱学是统治阶级提倡的官方哲学,汤斌是把朱学理论见诸于实践的倡导者,因而在清朝统治阶级中得到重视。 十七年,清圣祖玄烨为了更有效地笼络汉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决定举办博学鸿词科。开始时,反清复明的风气正盛,汉人应者寥寥。虽然有汤斌等急于应试做官的汉人积极参与,但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仍然坚持不与清廷合作,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次年,汤斌在最早出仕满清的左都御史魏象枢﹑左副都御史金的推荐下,在竞争不大的背景下率先应试取中,被授翰林院侍讲,参修明史,寻转侍读,主持过浙江乡试,从此大开了汉人高级知识分子参幕满清的先河。 二十一年充明史总裁。 二十三年升任内阁学十兼礼部侍郎。这年,江苏巡抚出缺,康熙帝派汤斌就任。汤斌上任后,“禁书坊刻印小说,令诸州县立社学,讲《孝经》等书,推行清政府的封建文化政策。”(1989年版《辞海·汤斌》),禁止妇女外出游荡。汤斌也实行了一些使封建秩序得到一定稳定的措施,如整顿吏治、打击豪强、蠲免苛赋、建立义仓社学、宣传儒家经典、毁弃五通神淫祠等,从而受到康熙帝的宠任而被尊为“理学名臣”。 清廷以朱熹配享孔庙,把一批身居显宦的理学家——诸如汤斌、李光地、张伯行等树立为“理学名臣”,就是看上理学在维护自身统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理学这个桥梁,统治者褒贬议论、抑扬人物、评断史事,阐释微言大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史学观念和政治意志。 二十五年加授礼部尚书衔管詹事府事,因为清代礼部尚书有满汉两人而且以满人为上,汤斌的礼部尚书职衔也只能相当于以礼部副职的身份辅导太子读书,其职权相当于明代的礼部左侍郎。而且后来的结果证明汤斌所辅导的太子胤礽并不成功,最后连太子的身份也被废除。汤斌不得已再次去修明史,充任明史总裁,但学者指出汤斌的《明史稿》涉嫌抄袭方象瑛所撰的明史稿,“如方象瑛所撰稿多与汤斌所撰者相同,因汤斌为总裁,可能(利用职务之便)删改方稿入之自己的潜庵史稿中。……且方稿与汤潜庵拟稿相比,皆较简单,以知汤稿实为增改方稿之作。凡此皆据李氏(晋华)《纂修考》之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刘节编著《中国史学史稿》)。同时从现存《明史》可以看出汤斌所编辑的《天文志》晦涩难懂,就史书的要求和体例而言不能算成功。 次年(康熙二十六年)九月,改任工部尚书。这时有人指出汤斌的学说是伪道学,说他言行不一,并在皇帝面前弹劾他,十月份汤斌就忧惧而死,享年六十岁。则其任职工部尚书尚不足一月,而且满清是满汉两名尚书,向以满人掌印居上,则其时的汤斌虽名为尚书,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工部的副职而已。且工部是主管土木、水利、机械器物制造工程等事务,在六部权重排名中是最次的。 大学者刘师培认为:清初汤斌、陆陇其“以伪行宋学”,而“配享仲尼”,从此“伪学之风昌”,把理学称为“伪学”,还预备专门立有“学案”;魏象枢、李光地等人,“鬻道于虏,炫宠弋荣”;阎若璩、胡渭、毛奇龄,“以博学自鸣”,投靠清廷,“行尤卑”;段玉裁、洪亮吉、孙星衍入仕“以贪黩名”、“嗜利若渴”。雍正十年(1732年),汤斌被入祀“贤良祠”。这时正处于满清“文字狱”酷烈的时期,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化在思想领域的统治,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来扑灭汉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将著名理学大家吕留良开棺戮尸,牵及大批汉人遭到逮捕迫害。吕留良是与汤斌同时代的明末清初知名理学家,但与汤斌不同的是吕留良忠于自己的民族和故国,与众多有骨气的汉人知识分子一样主张“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其民族气节对士人学子影响极大,是一个誓死捍卫本民族利益的汉人,在明亡后誓死不出仕用侵略手段占领自己国家的满清政府,隐居山林,落发为僧,并锐意著述,曾有诗句“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从而引起满清统治者的仇恨。而汤斌则是较早入仕满清政府的汉人高级知识分子,为满清笼络汉人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表率,并在其任职期间大力推行满清所倡导的抑汉文化政策,曾在江苏以“扫黄”的名义封杀坊间出版物等反清言论,所编修的《明史稿》也能曲笔迎合满清统治者的口味。清政府为了强化“文字狱”的成果,雍正皇帝将去世45年后的汤斌树立为榜样进行表彰并入祀贤良祠,其目的是让汉人知识分子都来效法汤斌。在清代,入祀贤良祠者计175名之多,多为有功绩的满人勋戚和少部分汉人,入祀者大多享有崇高加衔,如太傅、太保、少保等,有不少还是大学士,但汤斌是其中级别比较低的。 乾隆元年(1736),谥文正。清代有“文正”谥号的大臣共八位,汤斌居第七,他们是:朱珪、李鸿藻、杜受田、孙家鼐、曹振镛、曾国藩、汤斌、刘统勋。所著有《汤子遗书》(一作《汤文正公全集》)传世。值得注意的是,汤斌在“文字狱”盛行之时被清政府赐谥“文正”,强化汉人官员无条件顺从清朝的政治目的非常浓厚,因为若就学问本身和对后世的影响力而言,汤斌与清初黄宗羲和顾炎武等很多大家是不能相比的。 清朝经过“文字狱”的大肆封杀和血袭,只有象汤斌、杨名时之类绝对臣服并全心全意为之歌功颂德的少数汉人才得行其道。明清之际,汉族典籍饱经满清禁毁、抽毁,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惨状,而满清典籍,则多借重修之名予以删改。因此,面对史事,检索典籍,则往往不是阙如,就是片面,甚或歪曲。因此鲁迅一言道破,天下后世若披览《四库全书》之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如今所见,为清朝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典籍浩如烟海,而明代的历史文献经满人禁毁,则寥寥阙如。 当今学界躁急浮华,迎合功利,于中国历史有“戏说”、“谩说”、“歪说”等等,不一而足。不仅缺乏学术责任,也同时缺乏应有的社会道德责任。如在国家重修《清史》之际,就有人提出要肯定吴三桂降清,貌似学术“创新”,而实为解构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这种理论任其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为汪精卫“曲线救国”的历史人物平反。纵观世界各个国家,不仅日本和俄罗斯,就连美国这种高度民主和重视个体生命的国家,在涉及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立场上都是绝对强硬和严格的,这是古今中外判断一个好人的道德底线。“肯定吴三桂降清”的言论不仅与国家现行的道德水准要求相去甚远,而且亦将沦丧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得以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痛定思痛,可以想象,在中华民族的各个朝代都曾经腾跃过鲜活的生命和铮铮铁骨,绝非现在的影视界所充斥的所谓的“康乾盛世”才存在过。 值得一提的是,汤斌、于成龙等作为当时汉族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率先应招入仕满清,一改当时宿儒大家不仕清朝的先例,再加上汤斌所参修的《明史稿》也比较符合清朝后来“文字狱”打压汉民族文化政策的要求。所以汤斌被后来的清朝统治者刻意树立为大儒高官的后世楷模令汉人效仿,以期达到从根本上收拢汉人的政治目的。而与他同时代的顾炎武(1613—1682)、黄宗羲(1610年—1695年)、万斯同(1638~1702)、朱之瑜(1600~1682)等人则都是些学以致用的抗清名士,其民族气节与日月同光,凡此才算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这些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相比,汤斌的理学中的“节”和“义”就显得缺少脊梁和生命力不足,难以致用了,尤其是难以彰显民族精神。而且汤家也是受过明代国恩的世家旧族,其五世祖世职明代骠骑将军,其本人所受的基础教育也是在明代进行的,但汤斌和他老师孙奇峰所走的路不同,毅然入仕满清,从这种民族大视野来看汤斌的思想里是有投机生存意识存在的,这也和中国历代儒家所倡导传统理学的精髓相去甚远,我们对此不能照搬照抄盲目地去膜拜效仿。 汤斌、魏象枢、魏裔介等虽强称宋学名家,但对宋学并无什系统研究,仅以朱学仰承满清朝廷意旨,以达通显贵装点门面而已。章太炎在《诸子略说》中讲道:“汤斌、杨名时、陆陇其辈,江郑堂《宋学渊源记》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黄之胄,服官异族,大节已亏,尚得以理称哉?”徐枋是苏州名士,崇祯十五年举人,尊其父(明少詹士,清兵攻陷苏州时投虎丘后溪殉国)“不得入仕清朝”的遗嘱隐居至死;时任江宁巡抚的汤斌为了故作风雅,以掩饰其入仕满清的污点,三至其门而均为其拒见,甚至到后来汤斌吊唁其母时也不屑出见这些臣服于异族的汉人。 汤斌、陆陇其等隶事两朝,历来为士林所不齿,和吴澄事元朝一同看待。 近代邹容在《革命军》一文中说:“人中虽贤如杨名时、李绂、汤斌等之驯静奴隶,亦常招谴责挫辱,不可响迩”,可见虽贵为“驯静奴隶”,但仍要遭受满清统治者的歧视。从清朝长达近三百年的统治史看,服务于清朝统治者的臣子与统治者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君”与“臣”的关系,唯唯诺诺,更象是“奴才”和“主子”的关系,就连满、汉官员的比例和权重配置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悬殊得惊人。这对于今天需要重塑民族自信心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人来说是需要有所认识和警醒的,是值得反省的深层次问题。今人有责任对清代所留下的典籍进行重新梳理和解读。 《汤斌墓志铭》现保存在河南省商丘市博物馆内,由其乡人田兰芳撰文、吴学颢篆刻,两人都是平民儒者,层次和级别显得比较低,就其最后工部尚书的品级而言似乎不符合御祭御葬的体例和标准,可见汤斌去世前后的地位和影响力并没有后来为了重塑汉人奴才知识分子的形象所刻意宣传拔高的那样尊崇。 《工部尚书汤公神道碑》为徐乾学所作,但徐乾学是一个势利小人,为人圆滑多诈,遭到朝臣诟病。名臣李光地说他“谲诡奸诈,是朝中的危险人物。” 编辑本段文学成就汤斌一生以学问治天下、以学问辨是非、以学问教后辈。他不但是理学的创新者,而且是理学的实践者。他从1660年归家丁忧起,近二十年间无闻于宦海,而是沉心于做学问。他著有《潜庵语录》、《潜庵文钞》、《春秋增注》等十几部书。纵观迄今汤斌所存著作,汤斌的著作如果刨去其增删抄袭别人的明史稿部分和集体资料作品《天文志》,所剩著述亦难胜其同里人布衣名儒田兰芳,不过汤氏以官位名声大增而已,而布衣田兰芳著作散佚殊多。 同时,他教子有方,四个儿子汤溥、汤浚、汤沆、汤准皆有才,四子汤准著有《临漪园诗集》。编辑本段勤政恤民汤斌曾先后在陕西、江西、江苏、北京四地做过官,从政十二年,其中前五年多历兵事,参与镇压汉人反清复明的活动,擒获过明末抗清将领李玉廷。 汤斌考虑父亲年老,以有病为由请求辞官休假,后父死,为父守丧。守丧期满,听说容城人孙奇逢在夏峰讲学,便背着书箱前往跟随他学习。康熙十七年,皇帝下诏开博学鸿儒科取士,汉人中入仕满清较早的尚书魏象枢、副都御史金推荐汤斌,考试得一等,授翰林院侍讲,参修《明史》,而著名理学大家吕留良则看穿了满清企图笼络当时的汉人名士的伎俩,严词拒绝了浙江当事者的首荐,保持了自己的节气。二十年,充当日讲起居注官、浙江乡试正考官,后升为翰林院侍读。二十一年,任命为《明史》总裁官,升为唐事府左庶子。 二十三年,提升为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缺员,朝廷大臣已推举了候选人,皇上说:“现在称为道学者,有的言行不一。我听说汤斌跟随孙奇逢学习,操行很好,可以补江宁巡抚。”汤斌临行时,皇上对他说:“做官应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俗崇尚奢侈,应该努力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一定要慢慢地进行,使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并赐鞍马一匹、衣料十块、银五百两,又赐亲笔字三幅,说:“现在该远离京城了,打开它,便如同见我的面一样。”十月,皇上南巡,到苏州,对汤斌说:“一向听说苏州阀门为最繁华的地区,今日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崇尚虚华,安于享受,从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应当使他们去掉奢侈之习返归淳朴,事事都要追求它的根源,以农业为本,也许可以挽救颓废的风气。” 汤斌说:“公则明,廉则威。” 汤斌担任江苏巡抚的前一年,江南扬州一带闹水灾,前任江苏巡抚余国柱曾上奏朝廷说:“水退,田可耕,明年当征赋。”但汤斌到任考察后,看到好多田地还被水淹着,有些田地里的水虽退下去了,却没来得及耕种,第二年无法缴税。所以他给朝廷上了一封奏折,免除了江南扬州一带的赋税。汤斌出任江苏巡抚的第二年,扬州一带大旱,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汤斌下令各县打开官仓赈灾,又发动全省文武百官踊跃捐献,但还是杯水车薪。于是,汤斌下令江苏布政使从国库拨出存银五万两,派人到盛产稻米的湖广一带采购大米。当时一些官员劝汤斌说:“国库的银两你不能私自动用,要动用的话应该给皇上上书,如果私自动用,皇上怪罪下来,你承担不了。”汤斌说:“如果我们现在上奏章,等皇上批准下来,灾民早就饿死了。现在先用着,我们的皇上非常仁慈,他不会怪罪我们。他要怪罪下来,罪过由我一人承担,就是免去我的职务,但能救整个扬州的灾民也值了。” 汤斌知道,这五万两银子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让前去买米的官员,沿途不断散布消息,说扬州一带的米价已涨到一两银子一斗。(作为政府官员的汤斌如果这样做是不合法律规范的,将丧失政府公信力和扰乱市场,这可能是后人为了抬高汤斌而随意附会而已。)结果,各地的粮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把大米运到扬州,最后米多了,米价也就降了下来。汤斌用这种方法,最后使一斗米的价格降到了一百个铜钱,于是由旱灾引起的饥荒很快得到了缓解。 汤斌担任江苏巡抚两年后加授礼部尚书官衔,离任之日,苏州百姓罢市三日,痛哭挽留。 同时康熙帝也指出汤斌“并不能践其书中之言”。(1989年版《辞海·汤斌》)康熙帝认为他言行并不一致: “昔江苏巡抚汤斌,好辑书刊刻,其书朕俱见之,当其任巡抚时,未尝能行一事”,“竟不能践其书中之言”。康熙帝指责已故汤斌时又说道:“使果系道学之人,惟当以忠诚为本,岂有在人主之前作一等语,退后又别作一等语者乎?” 近年有台湾小说作家高阳在自己的小说《清官册》上说汤斌为“天下清官第一”。但根据历史考证,汤斌在整个清朝历史典籍中根本找不出“天下第一清官”的任何记载。只是现代这个叫高阳的台湾人编了一本叫《清官册》的小说,他在小说里说汤斌是“大清王朝第一清官”。于是人们就以讹传讹,有了汤斌是“清官册上第一名”的说法。实际上在清代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清官册”,汤斌是“天下第一清官”的说法更无从考稽,不过是小说语言而已。在清代大臣和皇帝的评语中,也找不到汤斌是“天下第一清官”的任何记载。 大家知道,近几年国家提倡反腐倡廉,大家反而又想起清官了。政府用道德的准则来树立清官,媒体以历史戏剧来刻画清官,而老百姓则以故事传说的形式来传扬清官。一时间,“清官”之说甚嚣尘上。 各地及一些历史人物的后代们都在从各自的角度标榜自己心目中的清官。迄今所能看到清朝康熙年间“天下第一清官”的说法有多种版本,有些杜撰显得十分滑稽。张伯行、赵申桥、于成龙、张埙、施世纶、王言等人都有“天下第一清官”之称。而据考证,张伯行、于成龙、施世纶等人在生前或死后确曾被当时的老百姓或官方颂称过“天下第一清官”。现在的人为施世纶重新造了一个“天下第一清官”的匾额,说是康熙皇帝亲笔所题。至于王言,在其出生地,有一块据说也是康熙皇帝亲笔赐敕的“天下第一清官”的赤匾。仅就此而言,不知道这位康熙皇帝不识数还是后人狗尾续貂的太滥,弄出了这么多的“天下第一清官”。人们渴望清官出世的愿望是好的,但历史学的考据也是很严肃的学问,不能掺杂进去太多的浮躁。况且清代的高压政策也不允许汉人官员向历代臣子那样说实话,更谈不上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刚正不阿的清官。不畏权贵顺治十二年,汤斌到了潼关,向守关的把总说明身份后,把总见他一主一仆,人畜俱瘦,行李又少,便使劲摇头说:“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可是,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来”的四品道员,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各州县的土豪劣绅就不敢再作恶,地痞流氓也纷纷收敛,百姓则安居乐业。 汤斌任江苏巡抚时,汤斌大肆“推行清政府的封建文化政策。”(《辞海·汤斌》),“禁书坊刻印小说”,收缴所有对清朝不利的出版物,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 时江苏上方山有一祠叫“五通神祠”,民间传说一般人来此祠祈祷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当地人信巫士所言,常常在那里祈祷,到了痴迷的地步。汤斌听到后,对这种愚昧的做法十分愤怒,于是,上奏请求毁掉神祠。巫士听后,又恨又怕,于是大造舆论说:“神灵听说汤某想毁掉神祠,准备送他到阴曹地府。”当地百姓既信神灵,又敬汤斌为民为国所作的功绩,纷纷前来劝阻汤斌,但汤斌执意拆掉神祠。拆祠那天,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拿着香拦在道上,有的甚至跪在地上求情。汤斌笑着向百姓解释:“我之所以拆掉神祠,一是神祠不灵,巫士作怪,请众乡亲不要浪费钱财;二是我已上奏获准拆毁此祠,不得违抗。大家怕有不测,我感谢大家的情意。” 于是他亲自指挥拆掉了“五通神祠”,焚烧了神像。时隔很久,汤斌也未遇到什么灾祸。 汤斌为官清正,平时采野菜供膳,每餐必有一味豆腐,因而他有一个看似戏谑、实为敬重的外号—“豆腐汤”(见小说《清官册》)。后来又引申出外号“三汤官”:如豆腐汤之清、如黄连汤之苦、如人参汤清苦,但益元气。汤斌家的生活,苦得像黄连一样。夏天,从典当铺里买来旧布帐子用。冬天,汤夫人坐轿出门,西北风起处,有旧棉絮从轿帘里吹散出来—苏州人一提到此事眼圈就发红。汤斌有四个儿子,两个小的带在任上,老大、老二留在睢州,侍奉祖母。有一次,汤斌看家中的账本上写着“买鸡一只”,立即查问,老仆说:“是大少爷来了,叫买的!”汤斌大怒,把他的大儿子汤溥唤来,罚跪庭中,教训他说:“自从我到苏州,从不曾买过。你以为苏州的鸡,像家乡那样便宜吗?你想吃鸡,回家去!世上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而可以做大事的!你马上回去,好好读书!”(以上片段俱来源于小说《清官册》,今见河南省睢县汤氏祠堂殿堂规模宏大,似与此说不符) 汤斌刚正不阿,不趋权贵。当时明珠为大学士,在朝中当权,前任江苏巡抚余国柱告诉汤斌,说朝廷免除江南赋税,都是大学士明珠尽力促成的,但汤斌认为是自己的坚持,对明珠毫不理睬。考核官员时,外官纷纷向明珠送礼,却没有汤斌的属员。康熙二十五年,因修河道之争,汤斌仗义执言,触怒了大学士明珠,因而遭到明珠及其党羽的陷害。后来,汤斌离任苏州时,老百姓都围着不让走,汤斌激动地说:“爱心有心,救民无术。”明珠就抓住这一句话来诬陷他,说他有诽谤皇上之意,向皇帝弹劾汤斌。结果康熙帝给予汤斌降五级的处分。汤斌一生光明磊落,勤政廉洁,却为官场权贵陷害。 因为一连串打击,康熙二十六年,改任工部尚书仅一个月的汤斌在家中病逝。 汤斌的生活清苦,他的故居板门竹篱,异常简陋,其死时家里仅剩下八两俸银,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此说来源于小说《清官册》)汤斌死后多年,其孙汤之旭又做了高官,朝廷才又赐予汤斌谥号是“文正”。这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谥号,整个清王朝,得到这个谥号的只有八个人,这八个人其中一般不愧”文正“这个名号,尤其是曾文正公(国藩)更是当之无愧。 汤斌死后,葬在宁陵县黄岗乡己吾城村村南,至今尚有坟丘尚存,略显凄凉。这个家族墓地,埋葬着汤斌和他的四个儿子、一个侄子。而位于睢县城内解放路西段的汤斌祠(实际上是汤斌为其母亲兴建的祠堂,因为汤斌的名声更大,后人乐于误传之。该祠堂殿房宏大,由此观之似乎汤斌也并不是穷得“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睢县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 据汤斌的后人汤志兴介绍,他有幸参加了第三届世界汤氏宗亲恳亲会,有美国、印尼、印度、香港、澳门等国家、地区和全国各省代表团共四百多人参加,河南省代表团有七个名额。因为先祖汤斌的墓地在宁陵,许多汤氏华人后裔要求下一届世界汤氏宗亲恳亲会在河南召开,拜谒先人,寻根问祖。目前,汤志兴和族人正在积极筹措此事,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希望在开恳亲会前能把汤斌墓修葺一新,恢复原貌。编辑本段人物评价汤斌的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有一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 汤斌官至工部尚书,却众浊独清。他一生顺从,仁厚爱民,政绩斐然,却遭权贵陷害,抑郁而死。直到四十五年后,即雍正十年方得昭雪,下诏以汤斌入祀贤良祠。乾隆元年追封谥号“文正公”。道光三年从祀孔子文庙。 他是现代作家高阳小说作品《清官册》的十位清官之一,被高阳称为“豆腐汤”、“煮不出官味”。有关汤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的故事,在睢县广为传颂。 汤斌一生主要活动于顺治、康熙两代,历任陕西布政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司参政、翰林院侍讲、《明史》总裁、《大清会典》副总裁、礼部侍郎、江苏巡抚、礼部尚书级别管詹事府事、工部尚书等职。他政绩突出,道德清纯,文章清雅,在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贡献。他去世后,颇得后人赞誉。清代散文学家方苞称赞他:“国朝语名臣,必首推睢州汤公。”汤斌是清代名臣、中原名儒,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编辑本段汤斌弹劾一钱官(传说)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汤斌的一则轶事。说的是南昌某人,一天偶尔经过京城延寿寺街,看见书铺中有一个少年用几枚钱买了一本《吕氏春秋》,恰巧有一枚钱落在地上,某人暗中用脚踏在钱上,等少年走后就俯身拾起这枚钱。旁边坐着一位老翁,盯着看了很久,忽然起身问了某人的姓氏大名后,冷冷地笑一声离去。 后来,这个昧心“俯拾”一枚钱的某人,以监生的身份进入誊录馆任职,赴吏部应选得到江苏常熟县县尉的官职。他欣喜万分,整装赴任之际,到巡抚衙门投书请求谒见上司汤斌。 当时汤斌正任江苏巡抚,结果某人“十谒不得见”,请求十次也得不到一次接见的机会。某人正在纳闷儿,欲问根由,只见门卫传达汤斌的命令说:“你不必前去赴任,你的名字已经写进弹劾的奏章了。”某人问:“大人弹劾我什么罪?”回答:“贪钱。”某人自己思忖:“我尚未赴任,怎么会有赃证?一定是弄错了。”急忙请求当面陈述。门卫进去禀报后,又出来传达汤斌的命令:“你不记得从前书铺中的事了吗?当秀才时尚且爱一钱如命,今天侥幸当上地方官,能不探囊月去箧(偷窃),为纱帽下之劫贼乎?(能不绞尽脑汁贪污盗窃,成为一名戴乌纱帽的强盗吗?)请马上解下官印离开,不要使当地老百姓因为你的贪污盗窃而受苦痛哭。”听了这番话,某人才想起以前在书铺中叩问姓名的老翁,就是这位巡抚大人汤斌,于是满面羞愧地弃官而去。 这件事载于《谐铎·卷三》。故事中的年轻人,因平时不注意严格自律,曾经贪过一枚钱,结果刚刚被任命了官职,还没有到任就被巡抚汤斌弹劾罢了官,可真够“短命”的了。然而,惟其有了汤斌的严格把关,才避免了某某的“带病上任”,这也称得上是一则“关口前移”的察人佳话吧。尽管汤斌的发现纯属偶然,但他要求官员廉洁自律、绝不任用徇私贪墨之徒的原则精神却值得借鉴。 据《清史稿·汤斌传》,汤斌其人刚正不阿,廉政爱民,由地方巡抚大员而官至礼部尚书,深得康熙皇帝信任和老百姓爱戴。《谐铎》所记的这则轶事,表明封建集团中像汤斌这样的明智官吏,对官员的选任,陈了考察才干之外,还是很注意品性节操的。一个官员的个人节操至关重要,因为对于执法而言,能否公正执法,同执法官员是否具备公正、廉洁、无私等品性,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官者如果心存贪欲,就难免徇私舞弊,由贪一钱而一发不可收,以致变成“纱帽下之劫贼”,祸害百姓。可见汤斌坚决弹劾一钱官,正是在选官用人上的明察秋毫、防微杜渐之举。编辑本段“豆腐汤”的由来(传说)汤斌从进入仕途之日起,一直克己省身,依靠俸银作为全家生活的来源。清代的官秩最高级别为正一品,年俸也不过 180 两 ( 京官依例支双俸,正俸每 1 两还可支米 1 斛,约 14 公斤 ) ,对于千里做官不为财的清官来说,只有国家发给的这些薪水收入,他们所过生活必定是清苦的。早在顺治年间,汤斌在陕西潼关道和江西岭北道任职时,几乎不沾荤腥,每日三餐都以豆腐汤为菜,生活非常简朴,在当地口碑很好,岭北道的驻地赣州曾有人送给他“三汤道台”的称号,赞扬他为官清廉。 康熙时,汤斌由内阁学士出任江苏巡抚,职重位显,独当一面,但他不谋私利、不图享受,坚持过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是餐餐都有一道豆腐做的菜,久而久之,苏州老百姓又给他起了一个“豆腐汤”的雅号。“百姓心中有杆秤”,他们也曾给贪婪成性、作奸害民的前任巡抚余国柱起过一个“余秦桧”的绰号。百姓们总是善于用极其简练而又非常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清官与贪官的本质区别和个性特征,表达自己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编辑本段破除迷信不为御道而拆除民房(传说)汤斌是清初理学名臣,康熙帝称他为人颇有操守,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内阁学士外放江苏巡抚。 汤斌任巡抚这年,苏北大水灾,灾民成千上万涌进苏州城,秩序混乱,人群拥挤。正好这时传来康熙帝南巡到苏州的递报。两江总督等官员见苏州城里灾民沿街搭设简陋房屋,致使原本狭窄的道路更显得狭窄了,便下令拆毁民居以拓展皇帝车驾通过的御道。汤斌知道了,立即予以劝阻,经他制止,街道仍和往常一样,人群熙熙攘攘,拥挤不堪。 康熙帝车驾来到苏州,进入城区后,发现街道颇见狭窄,车驾和大队人马很难顺利通过,就叫来地方官员问话。汤斌向皇帝面奏,他说:“圣明天子是最关怀、体贴民间疾苦的,所以才要南巡。如果仅为了一时通行而扩充街道,令民众没有住合,这可不是当今皇上的本意啊!”又说:“我领会皇上爱民之心,体民之情,所以就不拆民居。” 汤斌说得头头是道,康熙帝听了大喜,当即批准报蠲睢宁、沭阳和邳州等地税银几千两。与属官先打招呼(传说)清初,苏松两府富甲天下,在那里做官的,未满三年就自我离任,盖上司知是肥缺,经常向下属逼贿,以至因挪用库金而进狱者多多。 汤斌在家读书二十年,又长期做地方官,深知其中积弊,积重难返。于是在刚出任江苏巡抚时,就向所属的道、府、县等地方官先打招呼,以免日后言之不预。他说:“你们挪用库金讨好上司,无非是为了做官嘛,现今为拖欠所牵累,那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愿和你们相约,日后能够称职,我自然会提拔你们;要是做不到,以考成后顺利归家,太太平平地回乡,也不很好嘛?!”他还告诫所属官员,切切不得受下属贿赂。汤斌办事,令出期于必行,致使苏州大治。拆毁五通祠(《清史稿》)明清之际,江南亦多寺庙,其中散布面最广的就是五通神庙,庙甚小,仅一进,但它多立于乡镇,信徒甚众,四时香火不辍。所谓“五通神”,相传乃是朱元璋打天下时,将跟随他作战牺牲的将士,每五人名讳写在一起,立庙祭祀。民间传说五通神灵验,如不好好供奉,必有灾殃,而江南又以苏州上方山(楞伽山)的五通神祠最为灵验,富家施舍千金,穷苦人 家虽倾家荡产而不惜,因劳民伤财,当地人比喻上方山为“肉山”,山下石湖为“酒湖”。更有甚者,恶巫奸僧狼狈为奸,还将少妇少女身体不适,胡说是“五通神将娶为妇”,勒令送进神祠,不作治疗,听其自然。是以每年都有几十人被害死。 此时汤斌正奉调入京出任礼部尚书,他临行前,决定尽毁苏州五通神祠等。于是他亲自赴上方山。当看到山径上下善男信女来往不断,五通祠前人群如潮,勃然大怒说:“从来的鬼神是保佑好人惩办恶棍,如果说来祭祀者都能避免灾恶,不祭祀人人都会遭殃,此与纳贿贪官又如何区别呢!”又骂道,“说是五通神每年都得要娶媳妇,岂不真乃是个淫贼恶鬼嘛!” 汤斌当即下令将五通神以及五显神、刘猛将、五方贤圣等木像焚毁,泥偶尽抛进石湖里,拆毁五通神祠等,将木材砖瓦扩建学宫,修理城墙。当地民众开始感到惊惧,后而又表示疑惑,最终恍然醒悟。 汤斌离开苏州时,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民众就送了一个绰号“黄连半夏人参汤”,又因为他非常俭朴,还称为“豆腐汤”。编辑本段《清史稿·汤斌传》原文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试一等,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方廷推,上曰:“朕闻汤斌有操守,可补江宁巡抚。”濒行,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初,余国柱为江宁巡抚,淮、扬二府被水,国柱疏言:“水退,田可耕,明年当征赋。”斌遣覆勘,水未退,即田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二十四年,疏言:“苏、松土隘人稠,而当大省百馀州县之赋,民力日绌。恳将苏、松钱粮各照科则量减一二成。”淮、扬、徐三府复水,斌条列蠲赈事宜,请发帑五万,籴米湖广。未俟诏下,斌赴诸州县察赈,疏闻,上命侍郎素赫助之。常州知府以失察属吏降调,斌察其廉,奏留之。特旨允行。斌令诸州县立社学,讲《孝经》、小学,禁妇女游现,胥吏、倡优毋得衣裘帛,毁淫词小说。苏州城西上方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骜。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上为太子择辅导臣,延臣有举斌者。将行,吴民泣留不得,罢市三日,遮道焚香送之。二十六年五月,不雨,灵台郎董汉臣上书指斥时事,语侵执政,下延议,明珠惶惧,将引罪。大学士王熙曰:“市儿妄语,立斩之,事毕矣。”斌后至,国柱以告。斌日:“汉臣应诏言事无死法。大臣不言而小臣言之,吾辈当自省。”上卒免汉臣罪。明珠、国柱愈恚,摘其语上闻,并摭斌在苏时文告语,曰“爱民有心,救民无术”,以为谤讪,传旨诘问。斌惟自陈资性愚昧,愆过丛集,乞赐严加处分。斌适扶病入朝,道路相传,闻者皆泣下。江南人客都下者,将击鼓讼冤,继知无其事,乃散。未几,疾作,卒,年六十一。译文汤斌,字孔伯,是河南雎州人。康熙十七年,下诏举行博学鸿儒科的科举考试,汤斌考试取得一等,授官翰林院侍讲,参与编修《明史》。二十三年,江宁巡抚缺员,朝廷正在荐举合适的人选,皇上说:“我听说汤斌有高尚的操行,可以担任江宁巡抚。”汤斌临行时,皇上告诉说:“平素听说吴地繁华,如今考察那里的风土人情,崇尚虚华,安于享受,经商的人多,耕田的人少。你应当使当地去掉奢侈的习俗,返归淳朴的民风,每件事都要致力发展农业生产,这样大概可以整治吴地颓废奢华的风气吧。”当初,余国柱任江宁巡抚,淮安、扬州二府遭受水灾,余国柱上疏说:“水退之后,田还可以耕种,第二年应当照例征收赋税。”汤斌派人重新勘察,发现水并没有退去,即使田已露出水面的地方也无法耕种,于是上疏奏请平息原先余国柱的议论。二十四年,汤斌呈上奏章说,“苏州、松江土地狭小,人口稠密,可是承担着大省百余个州县的赋税,百姓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恳请皇上将苏州、松江的钱粮照征收标准减少一二成。”淮安、扬州、徐州三府再次遭受水灾,汤斌按条目列出减免赋税的事项,请求朝廷拨发五万两银子,从湖广购米赈济灾民。还不等诏令回复,汤斌就前往各州县视察救灾的情况。朝廷获悉汤斌的禀奏后,皇上命令侍郎素赫协助他办理救灾事务。常州知府因为对属员失察被降职调任别处,汤斌了解到他很廉洁,就奏请让他留任。皇上特别下旨,允许照办。汤斌命令各州县建立社学,讲解《孝经》、小学,禁止妇女四处游荡,官府小吏、市井倡优不准穿皮衣和丝织品,焚毁不健康的书籍。苏州城上方山有座五通神祠,已有数百年.远近的人都争相前往。年轻女子生病,装神弄鬼的人就说五通神要娶她做妻子,生病的女子常常病死。汤斌没收五通神的塑像,木雕的就烧掉,泥塑的就沉到水里,并下令各州县凡有类似的祠堂全部毁掉,卸下原来的材料修建学校。教化得到普遍推行,百姓都心悦诚服。皇上给太子选择辅导大臣,朝臣中有推荐汤斌的。汤斌将前往京城,苏州百姓哭泣挽留未成,停市三天,拦路烧香为他送行。二十六年五月,天不下雨,灵台郎董汉臣呈上奏章指责时事,语言触及当权的人。皇上让朝中大臣商议,明珠很害怕,担心自己承担罪责。大学士王熙说:“这是市井小人胡言乱语,应立即斩首,事情就可以完结。”汤斌后来也到朝廷,余国柱把这件事告诉他,汤斌说:“董汉臣根据诏旨议论朝政,没有处死的理由。大臣们不敢讲而小臣敢讲,我们应该自我反省啊。”皇上最终赦免了董汉臣的罪。明珠、余国柱对汤斌更加怨恨,摘录他的言论向上禀报皇上,并找出汤斌在苏州发布文告中的话“爱民有心,救民无术”,把这作为对朝延的诽谤,皇上传旨责问。汤斌只是说自己天资愚昧,过错很多,请求严加惩处。正赶上汤斌带病入朝,人们道听途说越传越广,听到的人都流下眼泪。住在意城的江南人,要击鼓为汤斌诉冤,后来知道没有这样的事,才散去。不久,汤斌疾病发作,死去,终年61岁。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