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锦程 汤鹏举,江苏金坛小坵人,字致远,号玉阳,汤惠休五子,宋哲宗元佑2年(1087年)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8月,宋徽宗诏命兴学贡士,州县奉命置学,州学生每3年贡太学,考分三等,分别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宋徽宗政和年间,汤鹏举由郡学贡生赴汴京(河南开封)应试,其以优异的成绩中上舍生第一名。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汤鹏举参加会试中进士及第,授晋陵县(江苏武进)丞,汤鹏举思维敏捷,记忆深刻,见一面终身不忘,因而断案果决,狱无冤案,官民称其为“神命御史”。 宋徽宗宣和2年(1120年),汤鹏举升任安徽当涂县令,其为政清廉,时常微服私访市井,惩治奸商污吏,因而深受民众拥戴,被誉为“良吏”。但因朝中蔡京当权,权臣们只图个人享乐,而大肆盘剥百姓,因而民情鼎沸。汤鹏举虽然忠直可嘉,治绩有成,但全国仅凭他们几位贤臣又岂能有何作为呢?同年11月,浙江睦州(浙江建德)、青溪(浙江淳安)农民不堪重负,在方腊的领导下发动了大规模农民大起义,使北宋王朝遭到沉重的打击。宋宣和7年(1125)10月,金兵南侵,宋徽宗在内忧外患中依李纲等荐禅位于太子赵桓,自称“太上皇”,准备南逃。赵桓即位于危难之中,是宋钦宗,改元“靖康”。宋钦宗靖康2年(1127年)4月,金国主帅粘罕围宋都,俘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宗室家族470余人北归,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赵构于南京(河南商丘)即帝位,是宋高宗,改元“建炎”,南渡开基,因而史称“南宋”。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外强入侵,内乱不止,国运艰难,山河破碎,新朝急需栋梁之材。宋高宗深知汤鹏举为治世能臣,于是立即颁诏给汤鹏举增秩,任命其为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汤鹏举不避艰难,鼎力维持,治绩冠江南诸省。同年8月秦桧拜相,汤鹏举为人耿直,不肯攀附权相秦桧,故遭秦党所诬,被贬为泽州(山西)知府,改由汤东野接任其为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职。宋绍兴2年(1132年)8月,秦桧因提倡“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和议政策,不想竟刺痛了宋高宗,因而宋高宗以“朕是北人”为由,宣布罢免秦桧相权。宋绍兴3年(1133年),汤鹏举调回京畿以左奉议郎,任绍兴(浙江)府通判。宋绍兴4年(1134年),汤鹏举迁升广德(安徽)府知府;宋绍兴6年(1136年),汤鹏举以左朝奉郎、知饶州(江西)府,其所任均是富庶之地,但汤鹏举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在任期间严惩贪官不法之徒,广招流民垦耕,所交贡赋居全国之首,为南宋初年的政权稳定作出了贡献。 宋绍兴8年(1138年)2月,宋定都临安(浙江杭州);3月经张俊、赵鼎荐举,宋高宗再次拜秦桧为相,因而忠臣又遭贬逐。宋绍兴10年(1140年)5月,金兀术背盟,复出兵进占河南,宋将岳飞奉命统军御敌,收复河南数郡,郾城(河南)一战,更使金人闻风丧胆。秦桧为除去异己,奏请让汤鹏举以直秘书阁、出知郑州府,实有名而无权,令其身陷敌锋进退不得。7月,岳飞正待渡河收复失地,秦桧却奏请班师,并请以淮为金、宋边界,尽弃淮北之地与金。岳飞被迫放弃所复故土回朝复命;因郑州府无军可守,复被金军夺占。宋绍兴11年(1141年),汤鹏举回朝复命,以直秘书阁、出知江州(江西九江)府;10月,秦桧将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之罪名下狱杀害,并将主战派汤鹏举迁为淮东转运判官。 宋绍兴14年(1144年)6月,江浙、福建同时发大水,水深数丈,溺死民众无数,汤鹏举立即开仓赈济,并组织人力抗洪,使楚州盐城县海水一概澄清,受到宋高宗的嘉奖。宋绍兴15年(1145年)10月,汤鹏举以左朝散大夫、直秘阁、出知常州(江苏)府。宋绍兴16年(1146年)10月,因金宋大战之后,国库空虚,朝廷急需钱粮物资补充国力,宋高宗知汤鹏举为当世能臣,则升其为左中奉大夫、直秘阁、两浙路转运副使,负责镇江至杭州治钱及诸县的秋粮征收。因此职为国家赖以生存的命脉,又是个捞钱的肥差,所以两浙贪官都借此机会增税,使百姓苦不堪言。汤鹏举到任后力革弊税,非县州官府征商者皆罢除,因此深得民望,非但没有使国家税收受损,反而顺利完成秋粮征收任务,因其不辱使命,受到宋高宗的厚赐及嘉勉。两浙人民深感汤鹏举之恩,则于江苏宜兴县三都建了一座“画锦桥”以谢其恩。 宋绍兴17年(1147年),汤鹏举回朝奏事,宋高宗忌秦桧专权,则留汤鹏举于京,以制肘秦桧一党。宋绍兴18年(1148年),朝廷颁布汤鹏举知敷文阁、临安府府尹,汤鹏举主掌京师之钥,对朝中奸臣丝毫不加避让,其执法不阿,时令秦桧党徒不敢掉以轻心,为此奸臣对汤鹏举恨之入骨,非欲除之而后快。宋绍兴19年(1149年)8月,汤鹏举擢任司农卿,主管全国农业,其大力恢复生产,动员开垦两淮荒野,为国库增加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绍兴20年(1150年),秦桧不敢让汤鹏举久处朝纲,则奏请让汤鹏举以知显谟阁、出知婺州(浙江)府;朝廷因秦桧挡道、言路雍塞,宋高宗为得到外部真实信息,诏令汤鹏举于外为台官,可直接奏陈。宋绍兴21年(1151年),汤鹏举升直龙图阁、知潭州(湖南长沙)府,奉旨安抚湖南各州郡。9月汤鹏举直龙图阁、知绍兴府,其勤劳国事,恩及百姓,被称之为“国之栋梁之臣”。宋绍兴24年(1154年)11月,汤鹏举直龙图阁、提举洪州(江西南昌)玉隆宫,旋直龙图阁、知广州,其到任无几日,秦桧病危。12月,宋高宗欲除秦桧一党,急诏汤鹏举回朝直龙图阁、知平江(苏州)府事,以其为后援,等待朝中之变。 宋绍兴25年(1155年),权相秦桧病死,宋高宗召汤鹏举还京任殿中侍御史、左中大夫、直龙图阁、知平江府。7月,汤鹏举即上奏“请黜秦党”,宋高宗准其所奏,并擢其为御史中丞,主掌台谏,纠察百官。因秦桧专权已久,朝中文武皆其党羽,朝野上下无敢直言者,独汤鹏举不避权势、直风御鉴、秉正不阿,弹劾当路不避权贵,凡朝廷阙失必引颈直谏,同僚官戚见之避忌不遑,世称其为“铁面御史”。经汤鹏举兴利除弊,朝纲逐渐稳固,朝中秦党亦被肃清,宋高宗嘉其“忠直”,敕曰:“尔以御史,皆有稽之实,予维宠之复命,往贰执法,乐予从善,朕志亦可见矣。”汤鹏举肃清秦党,重振朝纲,奏请“释放秦党所诬受冤官员皆复旧职。”宋高宗准奏,由此忠直之臣弹冠相庆,汤鹏举也因而誉满朝野,更为宋高宗所依重。 宋绍兴27年(1157年)2月,宋高宗诏拜汤鹏举为参知政事,官居副宰相之位。同年8月又诏汤鹏举为知枢密院事,出掌全国最高军事大权,其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因而并称:“二府”。汤鹏举力图恢复,全力整顿边备,巩固兵防,休养军马,勇革军中积弊,使宋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汤鹏举废除门第观念,在军中提拔了大批优秀的青年战将,并以战功考核功绩,取舍升降不论出身,使士卒皆愿效命,于是军威大振,金军惧其威,而不敢南犯。宋高宗奖赏功臣,封汤鹏举为丹阳开国侯;同年12月,诏拜汤鹏举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成为宋高宗的高级顾问、宠幸之臣。 宋绍兴30年(1160年),汤鹏举以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知绍兴府,为宋高宗北伐亲征,巩固后方基础。宋绍兴31年(1161年),汤鹏举以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知太平州军政事。宋绍兴32年(1162年)6月,宋高宗自为太上皇,因宋高宗无子,则禅位于赵德芳之裔孙赵昚,是宋孝宗,改元“隆兴”。宋孝宗即位后,诏汤鹏举知贡举执掌科考,汤鹏举一洗历年科举徇私之弊,所拔多为怀才不遇的寒士,为国家推荐了一大批精英干才。汤鹏举因年老请求致仕,宋孝宗为达到朝臣新老更替的政治目的,立即批准汤鹏举致仕休养。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汤鹏举病逝,享年78岁,宋孝宗诏谥“敏肃”,赠光禄大夫,入祀乡贤祠,敕葬江苏溧阳县凤安乡九龙山上。汤鹏举娶冯氏为夫人,冯氏受封为宜人,生子汤邦彦、汤宋彦、汤忠彦、汤世彦、汤俊彦,皆有名于世。 摘自《中华汤姓源流》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
Powered by Discuz!
© 2011-2013 T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