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admin 发表于 2015-8-5 09:58:33

耶鲁教授陈志武:金融的普惠性——金融. 家族. 宗教. 政府

主讲嘉宾:陈志武(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http://events.fdsm.fudan.edu.cn/file/document/4327/a42b6c0d-afe7-4933-973f-7ad6c30e04bd
http://events.fdsm.fudan.edu.cn/file/document/4324/f5eb6137-ead3-44b1-9757-cfdfbf6af43c
http://events.fdsm.fudan.edu.cn/file/document/4326/5723a335-5d48-406e-a2b2-59ac2b37bdaf


陈教授指出,金融的普惠性是最近几年媒体、ZF、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次讲座他从人文、宗教、家庭、历史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以及金融普惠性为普通百姓带来的好处。


在讲座的开端,陈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两个故事:


1. 清代妻妾市场

陈教授认为,清代妻妾市场的发展与收入风险规避有关。由于18、19世纪我国基本没有金融市场,因此需要寻找避险工具进行风险规避,寻求家庭的存续。所以,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主人倾向于卖掉妻子、女儿,以谋求全家度过灾害。在陈教授的《清代妻妾价格研究:传统社会女性如何被用作避险资产》论文中,他检验了妻妾价格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当粮食价格升高时,妻妾价格下降。这是因为,粮价上升意味着粮食短缺,生存压力增大,卖掉妻女的压力增加,从而妻妾市场供给增加,造成妻妾市场价格下降。这说明,在金融工具缺乏的社会中,家庭倾向于寻求人格化的避险工具,从而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


2.印度家庭嫁女

陈教授的同事研究发现,在印度农村,父母喜欢把女儿外嫁很远;如果有多个女儿则会沿不同方向选择亲家。这是因为如果没有金融市场,通过女儿外嫁规避风险是重要的避险手段之一。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存在女儿外嫁的印度农民家庭遇到灾荒时可以顺利度过。可以发现,印度农民在婚嫁上面做规避风险的安排,将其作为人格化的金融工具使用。


通过两个小故事的引入,陈教授进而为我们介绍了人类应对收入风险的主要方法:

1.金融市场化:商业保险产品、银行储蓄、投资基金、房地产、其他实物投资。广义的金融市场,提供避险、跨期交易。


2.基于家族的非正式保险:“孔家店”儒家体系、人格化保险。养子防老,通过对孩子的培养,实现未来的回报,是人格化的避险工具。而“孝道”的思想等儒家思想正是这一保险的根基:保证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得到回报,降低跨期交易的风险。比如三字经对孩子进行约束,因为若孩子有太多的自由,那么其作为投资载体,父母的投资风险过大。


3.基于宗教的非正式保险:基于宗教信仰建立的的社会网络和信任体系(减低交易成本),在教友件或跟教会进行跨期风险交易。比如:明、清时期,广东顺德一带有许多蚕女盛行不嫁,愿终生为处女的风俗。她们年纪大了就被称为“老姑婆”,她们结盟的仪式称为“梳起”。同住一起,居住的地方叫“姑婆屋”。由于自梳女不进入儒家店文化,因此她们选择宗教避险。建立跨代际的保险体系:年轻的自梳女挣到的钱提供给姑婆屋,由年轻的自梳女为年老的自梳女提供收入保障。


4.ZF保险:为规避道德风险,ZF仅仅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体系,对收入风险提供部分保险。也就是所谓的现代福利ZF,相对于其他方式,其基础非常不同,金融市场的基础在于货币化的交易准则,儒家保险的基础在于三纲五常的文化体系,基于宗教的保障基础在于共同信仰。而ZF保险基于现代化的法制体系。


不同社会的模式选择:


传统中国社会(儒家观念):只有基于家族的非正式保险。既没有宗教团体,也没有金融市场,也没有国家福利保障,因此基于强化儒家文化的体系完全基于孝道提供跨期安排。
基督教、伊斯兰教观念:基于宗教的非正式保险。
纯粹福利国家的理念(共产主义):ZF保险。
纯粹自由市场的理念:市场化保险。

现实中,每个社会的每个人依赖以上方式的某个组合。


这四种安排本应该是互补性的,相互补充、促进,让每个人得到安全保障。但是事实上,在欧洲,金融市场16世纪才开始发展起来。


为什么金融市场起步得这么晚?


在基督教世界里面,教会排斥金融市场,不给其发展空间。因此认为儒家抑制商业发展,是片面的。

比如:

1.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用钱赚钱,是最反自然的赚钱方式之一”。他认为可以通过出租土地、房产盈利,但是如果贷出资金盈利,这是反自然的,体现了对金融市场的排斥。


2.《圣经·申命记》


其中写道,“你借给你弟兄的、或是钱财、或是粮食、无论什么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

陈教授认为,这一段话,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的解读不同:对于基督教来讲,兄弟的范围更大,只要不是敌人,则属于兄弟的范畴,因此这一理念抑制了基督教徒借贷业务的发展。而对于犹太教来讲,所有犹太教徒都属于兄弟,非犹太人都属于外邦人,因此犹太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放贷业务,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观念转变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政教体系,为后来西方国家从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社会过度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西方史学界也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

取消赎罪券制度:基督教士贩卖赎罪券,是西欧中世纪时特有的现象。1313年天主教会开始在欧洲兜售此券。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行赎罪券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后来因为教皇利奥十世的腐败,使赎罪券发生了变质。教皇宣称教徒购买这种券后可赦免“罪罚”。


加尔文新教改革


认为放贷金钱与出租房地没有区别。既然可以出租房子收取租金,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贷出金钱呢?房租和利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需要担心死后被打入地狱,荷兰、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受其影响最深,包括其殖民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曾经和现在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而天主教国家比如拉美国家、意大利、法国等,金融市场则不如其发展的好。



陈教授进而分享了有关宗教、文化与风险规避的最新研究进展:


家族避险安排对于社会稳定的关系(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家族式非正式保险):

James Kung教授等使用了基于《清实录》和地方志整理的山东107县在清朝267年间(1644-1911)的面板数据。选择山东作为研究区域,是因为作为孔子故乡的山东有着深厚的儒家传统,同时黄河和其他地理气候特征使得山东的水旱灾相对频繁。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儒家文化影响对于规避风险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孔庙数量越多的县,可以认为其受儒家文化影响更深,而基于这种文化的避险机制可以帮助家族度过自然灾害的冲击,从而农民起义的次数少于孔庙数量低的地区。


宗教对于收入冲击的影响:

使用美国1985-2000,44000 个家庭的消费数据人口普查数据,检验信教对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该文章认为,信教的美国人受到收入冲击时,其消费冲击较小,而不信教的美国家庭收到的消费冲击更大。平均来说,信教者的收入消费波动相较不信教者低40%。陈教授认为,这样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教的美国家庭在收入收到冲击时,可以得到来自教会、教友的援助,因此能够提升生活水平。


宗教保险与ZF福利之间的关系:

这篇论文检验了欧美国家认为信上帝重要人数的百分比和ZF福利开支比重。结果表明,认为宗教越重要的国家,ZF福利开支占GDP比重越低,可以看出,宗教信仰保险与ZF福利保险仍然存在互相排斥的关系,越信仰宗教的国家,越希望受到更少的来自ZF的管制。


总结:
本来,血缘家族、宗教组织、金融市场、ZF福利,是四种可以相互补充的避险安排,是人类可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风险、金融风险、疾病风险带来的冲击。
可是,历史上,这四种安排之间不是相互补充,而更多是相互排斥,儒家排斥宗教、排斥货币化的金融市场,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排斥金融市场、ZF福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耶鲁教授陈志武:金融的普惠性——金融. 家族. 宗教. 政府